諸暨樣本:產業集群升級路線圖構想
中新浙江網8月4日電 在成本高企和國際市場變局中,中國紡織業處境日益艱難。但是浙江諸暨市的紡織產業卻取得了相當罕見的業績。今年上半年,諸暨市紡織產業總產值合計320.56億元,約占該市工業總產值的37.1%,同比增長11.1%。
而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統計,截至2008年5月,全行業平均利潤率僅為3.97%,行業虧損面擴大到22.85%。
諸暨是華東重要的制造業基地,襪子、珍珠、鋁塑管件、貢緞、刺繡機等產品市場占有率居全國第一。本報記者在諸暨市大唐鎮采訪時獲得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小襪業企業和加工戶的經營隱患比較嚴重。
與此同時,諸暨市電腦刺繡機產業正在遭遇全行業虧損危機。各主要刺繡機企業的生產和銷售大幅下滑,企業的發展受到嚴重制約。
“在高成本時代,要重新審視建立在貼牌生產、低價跑量基礎上的傳統市場模式。”浙江省國際經濟貿易研究中心主任張漢東告訴本報記者,浙江經濟要克服當前的困難,并在未來實現更大發展,必須確立新的市場戰略,以市場創新帶動產業創新。
11000家大唐襪業企業的背后
諸暨市大唐鎮是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襪子生產基地。
一份名為《大唐襪業上半年運行基本情況》的文件顯示,中小襪業企業和加工戶的經營隱患比較嚴重。
這份文件稱,最近義烏金烏集團老板因資金鏈斷裂無法還貸避居海外,與其臨近的諸暨等地至少有40家襪子企業的應收款被拖欠,累計金額高達數百萬元。
對此,一位諸暨官員向本報表示,“我們的產業存在一定的經營風險和隱患,需要盡快研究對策措施加以防范”。
其中,大唐鎮聚集了11000多家襪業企業,年生產襪子119億雙,成為占國內市場65%份額、國際市場30%多份額的世界襪業之都;店口鎮五金年工業產值150億元,其中鋁塑復合管件產量約占全國的70%。
但這個“產能霸主”在效能上卻大打折扣。“諸暨的襪子企業多以小企業為主,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的襪子企業只有126家,僅占總數的1%多,這一度讓大唐襪業陷入被動。”諸暨市襪管會傅志強告訴記者。
大唐鎮黨委書記樓志堅向本報表示,上半年業績向好的主要原因是年度訂單,以及因東南亞金融動蕩而回流的部分海外訂單。
諸暨縫機全行業虧損
與大唐襪業不同,諸暨市電腦刺繡機產業正在遭遇全行業虧損危機。
中國縫制機械協會7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08年1-5月,我國縫制機械行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銷售產值、工業增加值、利稅總額及凈利潤等經濟數據增幅都出現了負數,三分之一的企業出現虧損。
這是我國縫機行業最近8年來的第一次。而諸暨市作為我國電腦刺繡機的主要產地,反應尤為明顯。
“從整個行業來說,現在最大的困難是資金緊缺。”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理事長田民裕向本報記者表示,6月份中縫協前往浙江緊急調研顯示,小企業幾乎全部停產,中等企業處于半停產狀態,龍頭企業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
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秘書長楊曉京表示,產品同質化嚴重,低附加值,自主創新不足,市場價值鏈上充斥中低端產品,直接導致整個制造行業結構亟待調整。體現在縫機行業的問題就是,下游紡織服裝行業拖欠貨款,資金難以收回,而銀根緊縮導致多數企業資金鏈困難。
來自不同的信源均顯示,包括縫機產業在內的大多數紡織企業已觸及生存底線。諸暨占有全國半數以上繡花機產業的產能,因此情況更為危機。
6月21日,在諸暨參加電腦刺繡機產業持續發展研討會時,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秘書長楊曉京了解到,在2006年上半年期間當地還有大約600家企業,而到目前僅剩200余家,50%至60%的企業都倒閉了。
到2005年,諸暨繡花機總產量在30000~32000臺,約占全國市場的45%,并基本形成了較完整的產業鏈。
據諸暨市經貿局最新統計,今年1-6月該市繡花機制造業實現產值24.16億元,同比降低3%;銷售收入23.8億元,同比降低2%;利潤總額2.6億元,同比降低5%。
優化產業鏈
大唐鎮黨委書記樓志堅認為,要解決大唐襪業集群面臨的現實問題,必須改變眾多襪業企業在產業鏈和資本鏈的低端游走的路徑依賴。
樓志堅在該鎮人代會上提出,大唐要進入全國十強鎮,關鍵要在襪業產業的質量和品牌上實現新突破。他算了這樣一筆賬:2005年全國襪子的出口平均價為0.26美元/雙,但大唐襪子的出口價至今低于這個價格。如果每雙襪子的出口價提高0.1美元,整個大唐襪業就可以新增凈利潤近100億元,相當于重新培育一塊襪業產業。
樓志堅告訴本報記者,政府主導產業集群創新,不是體現在具體扶持一個產業或項目,而要積極為創新做引導、做規劃,提供好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
2000年以來,大唐累計投資數十億元,先后完成了輕紡襪業城、工業配套工程等重點工程建設,規劃建設大唐襪業特色園區,打造企業優質“孵化器”,全面拉長產業鏈。
2007年6月,大唐襪業公共服務平臺正式啟動,該項目由財政投資2988萬元設立,具備市場推廣、行業監督、產品質檢及人才培訓、金融服務等功能。據初步估算,每年可為大唐襪業企業服務5000家,節約社會成本近2億元,新增訂單20億元。
“大唐襪業需要進一步調整工業配置的合理性,提升品牌價值。”東華大學紡織學院張佩華教授向記者表示,大唐襪業目前擁有萬余家襪業企業,卻沒有一家企業在國內市場真正打響自己的品牌,國內市場占有率微乎其微。
去年底,“大唐襪業”獲得浙江省首批區域名牌稱號,諸暨市隨后出臺《“大唐襪業”浙江區域名牌推廣使用和監督管理辦法(試行)》,將該公共品牌提供給當地襪業龍頭企業使用。
同時,當地政府還提出“品牌帶動戰略”,力爭在10年內創立1~2個國際著名品牌、5個國內著名品牌。為鼓勵企業爭創名牌,凡企業創國家級知名品牌者將獲得財政獎勵100萬元,省級知名品牌的獎30萬元。
今年7月25日,諸暨市常務副市長賀曉敏主持大唐襪業管委會領導小組座談會,明確重新調整襪管委組織架構和扶持大唐襪業的政策修訂問題,未來將繼續扶持大企業、大集團、大品牌發展,完善和夯實襪業產業鏈等。
最近,大唐還計劃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快襪業總部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引導企業將價值鏈中知識含量最高的研發、營銷、資本運作、戰略管理等知識性勞動留在大唐,把加工、制造、包裝等附加值相對較低的體力性勞動向外轉移。
而對于電腦刺繡機產業發展,本報獲悉,諸暨市政府計劃未來將制訂相關優惠政策加以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