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服裝業受制于多因素 產業亟待二次騰飛
生意社8月6日訊 日前,浙江省寧波市工商部門對該市服裝業進行了一次調研,發現由于受人民幣升值、勞動用工短缺、勞動力成本上升、國內從緊貨幣政策和其他宏觀政策調整等多種因素影響,該市服裝產業的發展速度趨緩,寧波服裝業亟待二次騰飛。
服裝行業由數量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寧波的服裝產業起步較早,改革開放后,憑借體制上的優勢和企業的努力,寧波服裝產業得到了長足而迅猛的發展。
據統計,寧波現有服裝企業約3600余家(含批發零售企業),今年1-5月全市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19.47億美元,同比增長20.53%。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13.92億美元,同比增長36.91%。從去年服裝企業年檢提供的數據統計,全市服裝生產企業及批發零售業的注冊資本達到56.63億元。服裝行業資產總額為34.98億元,凈資產達156.11億元,銷售收入達245.96億元,創利潤總額14.97億元,對外投資2.15億。
寧波市服裝行業在完成數量速度型增長后,近年來已開始將重點轉移到質量效益型上。面對國內大眾衣著消費向高品質、個性化發展的流行趨勢,寧波服裝企業成功地實現了正裝休閑化。洛茲、唐獅等一批女裝、休閑類服飾品牌相繼誕生,改變了以往寧波單一生產男裝的局面。
寧波的很多服裝企業不斷延伸產業鏈,先后推出多種品牌,崛起了杉杉、雅戈爾等一大批國內外遐邇聞名的服裝大企業和著名品牌。在經受了國內外兩個市場競爭的考驗后,寧波市已經初步奠定了四大基礎,建立了一批能搏擊國際市場風云的實力型企業;創立了一批聞名海內外的名牌產品;形成了一批能適應國際服裝潮流變化的優秀設計師;涌現出一大批敢為人先,勇于開拓的服裝企業家和眾多的營銷專家、工藝專家和管理專家。
寧波的服裝企業主要集中在“紅幫裁縫”的發祥地―――鄞州和奉化兩地。僅鄞州的鄞縣大道一線和寧奉路一線組成的、長約10公里呈“L”形走向的“走廊”上,就集聚著杉杉、雅戈爾、羅蒙、培羅成、洛茲、太平鳥、愛爾妮等幾十家具有相當企業規模和品牌效應的知名服裝企業,這些企業的總產量占寧波服裝總產量的60%以上。
各方因素造成服裝產業發展速度轉緩
從寧波市上半年服裝新設立企業來看,企業戶數發展同比減少,個體工商業戶增加。據統計,該市新成立服裝企業有522家,個體工商業戶為1524戶,企業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5.26%,個體工商業戶同比增長17.77%。另外,服裝業吸收資本總量較去年同期有所減少,上半年,服裝企業共新增注冊資本為1.36億元,個體服裝業投入注冊資本0.49億元,總體對服裝企業的投入同比下降了39.03%,對個體服裝業的投入增加了26.65%。
紡織服裝是寧波出口的一個傳統大宗商品,出口額約占該市出口總額的近1/3。目前,寧波市紡織服裝出口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企業定牌加工出口多,而打自有注冊品牌的紡織服裝出口比重較少。
全球紡織品配額將全部取消,這對寧波2000多家生產型服裝企業來說,誠然是個很大的“利好”消息。但該市紡織服裝出口企業在為這一“利好”歡呼的同時又不得不面對各方難題:首先是貿易談判價格越來越透明,相對偏低的紡織服裝價格有可能成為國際市場的“指導價”;其次是美國以及歐盟的反傾銷、特保條款以及“綠色壁壘”仍將糾纏不清,服裝出口仍存在“暗礁”;最后由于要面對國外的壓制,中國服裝同業競爭壓力增大。
另外,諸如人民幣升值、勞動用工短缺、勞動力成本上升、國內從緊貨幣政策和其他宏觀政策調整等都不同程度上抑制了服裝企業的發展和再發展。
服裝業二次騰飛亟待努力
要改變當前的不利局面,服裝企業本身應該就產品、市場、經營方式和環境等實施創新和改革,不斷加大對服裝業的技改投入力度,大力開拓外貿服裝精品、新品、名品,擴大自主品牌服裝出口,有條件的服裝企業應積極創造國際服裝品牌,直接進入更高層次、更寬領域的外貿營銷渠道;要抓住服裝展會所帶來的商機,積極擴大外貿成交。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盡快形成以服裝為主,紡織、染整,而輔料飾品配件為輔的較為完整的服裝產業體系。
政府部門應在政策和資金上,加大對服裝產業的傾斜和支持力度,形成一批國家級乃至國際級的設計師,培養一批從事服裝文化的專業人士,著力提高服裝名城的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