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難”“招工難”讓中小企業主犯愁
在原材料漲價、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等諸多因素之下,上半年我市中小企業利潤增速大幅下滑,而同期凸顯的“招工難”、“融資難”問題,更讓中小企業主眉頭不展。昨天,國家統計局寧波調查隊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全市目前僅有5%左右的中小企業未受困于這兩大難題。
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約19億元,同比增長13.5%,但增幅回落了12.7個百分點。一些積累少、競爭力差的小企業,在不斷攀升的成本壓力下,多數即將虧損或已經處于虧損狀態。
而宏觀調控讓銀行信貸規模持續收緊,使“融資難”的中小企業日子更加難過。調查結果表明,上半年,我市有近四成的企業表示從銀行獲取貸款困難,比率同比上升逾25個百分點;僅有4.87%的企業認為從銀行獲取貸款比較容易。
據調查,為緩解資金壓力,部分中小企業已開始以保證金、職工集資、合股集資、合股經營、吸納外地資金入股等形式直接從民間籌集資金,其借貸利率一般在10%以上,最高的借貸利率達50%左右。
另一方面,中小企業用工難的狀況也進一步約束了其發展空間。據調查,今年第三季度規模以下企業的用工需求比重,較上年同期增加4.1倍。其中,有15個行業在第三季度需要增加員工。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通用設備制造業,紡織服裝、鞋、帽制造業的用工需求最大。
但在調查隊對680余家規模以下工業樣本企業的調查中,上半年認為招工容易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約11.4%下降到了5%多一點。
調查隊有關負責人稱,當前中小企業的用工壓力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用工缺口加大、需求增加,大量崗位虛席以待,尤其是縫紉工、印染工、焊工等緊缺工種;另一方面,技術型工人、高素質人才與民工緊缺并存。由于面臨技工荒,部分企業為穩定員工,不得不增加工資、虧本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