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紡織服裝業盼來“及時雨”
生意社8月8日訊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日前下發通知,宣布自今年8月1日起上調部分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稅率,這是我國自2006年推出下調企業出口退稅率外貿政策以來的首次回調。這一政策出臺,對池州的紡織服裝業影響幾何?對此,記者進行了相關采訪。
減負迎來利好消息
“出口退稅率上調了,真的很高興。”8月3日上午,得知有關紡織品出口退稅調整的消息,池州市誠宇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就向圈子里的好友互通消息,他們之前的期盼和等待終于落地了。和這位企業負責人有同樣的心情,近來很多池州紡織服裝企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都流露出了興奮之情。
“這是個利好消息,說明政府相關部門關心我們,也切實考慮到當前企業遭遇的難題。”昨天下午,記者電話采訪落戶東至縣藍天虹服飾公司負責人時,他正在外地出差,密切關注政策調整情況的他,已經在考慮企業新的經營戰略。
青陽縣方興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也有同感。他說,一般而言,出口退稅率提高2個百分點,估計外貿企業利潤最多可以增長1個百分點。在當前紡織品、服裝行業處于微利的情況下,這顯得特別珍貴。據他介紹,現在紡織品的毛利潤在5%-6%,最多的也就7%-8%,能有10%的微乎其微。扣除一些費用,利潤非常微薄。
“出口退稅提高,企業的成本壓力就相對小些,我們可以喘口氣了。”貴池區皇后紡織出口公司負責人表示,因為成本、稅收等各項壓力,他們去年下半年就提高了部分服裝的出口報價,這讓不少國外客戶很難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出口。
“越冬”仍然存在難題
不過,對于我市當前經營步履蹣跚的一些小型紡織服裝企業來說,在欣喜之余,仍將面臨人民幣升值、原材料上漲、勞動力價格提高等因素的考驗。
去年以來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持續上漲,今年上半年一度達到140美元以上的歷史高位。由于價格傳導的時滯效應,部分紡織原料價格直到最近2個月才呈現大幅上漲勢頭。6月份,池州企業一些紡織原料進口平均價格均創歷史新高。
“目前一些紡織企業的問題,主要是由于產業層次不高,導致原料價格與工業品出廠價格漲差擴大,直接的結果是企業利潤減少,加上融資緊張,從而導致企業的‘越冬’能力減弱,影響到企業的調節能力和持續發展。”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積極尋求突圍新途徑
從今年開始,池州許多家紡織服裝企業調整了戰略,著手開拓國內市場。現在他們的產品開始出現在國內眾多超市,并用上了自己的品牌。“現在匯率變化大,還是內銷更加穩定點。”一位服裝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市場和成本分析,他所在的企業選擇了新路,投資方向是東南亞國家,一來可以化解成本上漲的巨大負擔,二來也可繞開貿易壁壘。
“根據有關方面分析,今年下半年,金融機構預計仍會緊縮銀根,這對于一些資金鏈枯竭,以及亟須資金重整旗鼓的中小紡織服裝企業而言,將是極為不利的因素,政策帶來的企業活力回暖效應究竟如何,可能要到年底或明年初才能看到實質性的反應。”市經委負責人向記者分析說。
在采訪中,業內人士建議,池州紡織服裝企業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來考慮下一步的發展道路,生產低端產品的企業可以考慮從歐美市場轉向亞洲或非洲市場,生產終端產品的企業可以考慮走品牌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