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是縫機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
自從CISMA2007以來,縫制設備行業的前哨陣地,銷售領域就不斷傳來淡而無味的消息。原以為這種一時的清淡只是匆匆過客,很快就會像往年一樣迎來旺季。但這個時節卻沒有來到,反而等來了漫長的市場疲軟和銷售低迷,當人們并不情愿地承認行業冬天來了的時候,眼中其實還是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但是經濟規律不是你家的娘舅,鐵石心腸不容質疑,心存僥幸只能說明你的天真。
時下,在縫制設備制造領域,更是風聲四起,各種聲音游蕩其中。當然,無風不起浪,一些企業確實遭遇改革開放以來程度最烈的生存與發展的煎烤。個別企業甚至被推到了風口浪尖。這個酷暑三伏天注定成為縫制設備行業近年來順風順水與未來逆風飛揚的分水嶺。
這里也有一個信息披露的問題,信息渠道不通暢的時候,猜測就會不脛而走,在信息不及時公布或公開的情況下,對信息的再加工就大有市場和空間。企業在質疑聲中保持沉默,并非上策,更不利于人們了解真相。公開透明的信息發布,是現代企業的標志,也是誤傳終止的天條。這方面我們企業有許多工作可做,也是非做不可。“走自己的路,讓人們去說吧。”并不見得是目前形勢下的正確選擇。
形勢是嚴峻的,想明白了就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對突然闖出籠來的這只猛虎,我們該做什么?能做什么?必須做什么?對這樣的問題心中還沒有明確的譜。這其實是一次“行業地震”,讓企業原來的部署都被打亂,第一次面對這樣的突發事件,我們應該看看自身的應急預案啟動和執行得如何?我們工作的輕重緩急如何運籌?眼下重要的不是去描述“行業地震”帶給我們的痛,因為我們沒有可以依循的先例,不能對目前的行業現狀熟視無睹,因為危局在前不容我們保持沉默,而是要振作精神,想方設法用行業新政策治愈“行業地震”帶給我們的陣痛,我們應該,有能力也有信心向前進。
在走訪企業時,不少企業家認為目前的行業形勢不容樂觀。生存第一,可持續發展的確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第一要務。要發展首先要生存,要生存就要有一套生存辦法。企業當然首當其沖是主角也是最直接的執行者和受益者;行業協會也責無旁貸,是發展順局的指導者,也是發展危局拆解的責任人;行業媒體更無理由袖手旁觀,在企業面臨難局時更要振奮行業士氣,起到提升行業檔次的作用。現在是我們全行業冷靜下來認認真真思考研究如何面對生存與發展,轉型與升級等等攸關行業生死存亡關鍵問題的時候了。
阿里巴巴執行局主席馬云有句口頭禪:“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但大部分死在明天晚上,見不著后天的太陽。”但是我們更愿意相信,一樣的謝幕,不一樣的劇情。只要我們的信念不倒,目標不改,理想不變,在行業的舞臺上你將長袖善舞游刃有余演出精彩來。行業洗牌雖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出局者,但我們完全相信絕大多數企業通過改革將有更美好的明天。但是縫制企業也不可能獨善其身,而是要全行業抱成一個整體,上下游聯動,把自己主動放到世界格局中,問題才會有所解決。
在行業經受嚴冬考驗的時候,我們也看到了一些導致嚴寒因素的積極變化。最近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暗示美元降息接近尾聲,強勢美元是美國的利益所在,這對放緩人民幣升值步伐,甚至轉入貶值通道或有助推。另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已經出臺紡織品出口退稅回調的新政策,將紡織品的出口退稅從11%回調到13%;另外,有關部門還可能適度解決紡織服裝行業流動資金等方面的問題;采取措施適度放緩因人民幣匯率升值對紡織服裝行業的影響。這些措施一旦實施,對我們縫制設備行業也是利好消息。因此,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在行業轉型升級的路上,同樣充滿機遇與挑戰,我們有理由相信,企業只要積蓄可持續的力量一定能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