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貿易壁壘 溫將建覆蓋重點行業的預警網絡
生意社8月12日訊 “2008年7月10日,秘魯國家競爭和知識產權保護署傾銷和補貼調查委員會通過第096-2008/CDS-indecopi號決定,對原產于中國的紡織面料的鞋重啟反傾銷調查……”這是溫州市鞋革產品貿易壁壘預警日前應對機制示范點發布的預警信息。
記者從全市外貿工作會議上獲悉,溫州市在全市行業協(商)會范圍內開展“貿易壁壘預警應對機制服務點”建設工作正在穩步推進,已有3家成為“浙江省對外貿易預警示范點”。據悉,溫州市將爭取在2010年前形成覆蓋重點產業、敏感產品的“貿易壁壘預警應對機制服務點”。
從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溫州市對外貿易持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也成為較早、較多遭遇貿易壁壘的地區。其產品已遭遇來自美國、歐盟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所發起的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特別保障措施和“337”等調查數十起,涉案金額總計數億美元。今年上半年,溫州市涉案金額約4000多萬美元。
“應對貿易壁壘時效性很強,關口前移很重要,建立外貿預警點有利于政府、行業和企業盡早掌握國外市場動態,做到早主動早防范。”市外經貿局公平貿易處處長林揚清說,“目前只是預警示范點,而到2010年,溫州市將形成一張完整覆蓋全市重點行業、敏感產品和塊狀經濟的預警網。”據介紹,目前溫州市已有溫州鞋革產品、溫州眼鏡產品、電氣產品3個服務點順利通過省外經貿廳驗收,并掛牌成為省級預警示范點。溫州眼鏡商會負責人說,這個預警點猶如“雷達”,能及時收集貿易壁壘信息,方便政府企業把好外貿風向。
據悉,“貿易壁壘預警應對機制服務點”原則上由市級行業組織自愿向市外經貿局申報,市外經貿局根據“服務點”上報的材料審核后,進行確認,每年年底進行考核,對考核優秀者予以獎勵,考核不合格者取消其“服務點”資格。(記者尤成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