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強勁可能影響后續宏觀政策
生意社8月12日訊 海關總署昨日公布的7月份出口數據讓擔憂中國經濟的市場人士稍微舒了一口氣。數據顯示,7月份出口增長26.9%,貿易順差達到252.8億美元,均高于此前多位經濟學家的預測。但專家分析指出,受到全球需求疲弱的影響,我國出口增長難以樂觀。7月份強勁的出口數據,可能延緩國家相關政策的出臺時間,并為人民幣升值打開空間。
未來出口前景仍難以樂觀
數據顯示,7月份出口增長26.9%,較上月的17.6%大幅反彈9.3個百分點,也大大高于此前市場預測的16.8%。同時,進口1114億美元,增長33.7%,高于6月份的31%。“數據比預期樂觀,進、出口增長都很強勁,此前對人民幣升值和外需放緩打擊出口行業的擔心可能是過慮了。”西南證券宏觀分析師王劍輝分析說。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出口及貿易順差數據均高于預期,但由于出口增長按美元計算,這需要考慮人民幣升值及價格上漲,出口可能亦因熱錢流入而增長,所以以實物量計算的真實出口增速可能最高在13%左右。在外需繼續減弱的預期下,未來出口前景難以樂觀。
高盛經濟學家梁紅對此表示認同。他說,受到全球需求疲弱的影響,預計下半年中國出口增長勢頭將繼續減弱,但由于出口結構的多樣化,出口增長仍可能實現“軟著陸”。對此,王劍輝則有不同看法。他指出,由于9至11月是西方國家的購物旺季,通常也是我國出口企業集中出口期,這將使我國外貿出口會得到進一步支撐,年底前出口形勢可能會較為樂觀。
或為人民幣升值打開空間
由于擔心經濟減速的風險,中央政治局在7月底召開會議提出,要把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從“雙防”調整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控制物價過快上漲”。隨后財政政策率先做出調整,7月31日,財政部、國稅總局宣布,自8月1日起將部分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率從11%提高至13%。
那么,7月份強勁的出口和較高的貿易順差數據是否會對后續宏觀政策有所影響?對此,魯政委表示,7月份進出口數據不會改變中國經濟增長將放緩的基本面,但市場關注的相關財政政策可能將延期出臺。特別是可能終結已持續貶值約兩周的人民幣匯率,從而打開人民幣匯率真正雙向波動的空間。
梁紅也認為,今年以來,我國進出口數據波動較大,這反映了節假日變化和奧運的影響。如果去除這些因素,出口增長應該在22-23%之間運行,弱于去年的增速,但優于此前市場的預期。“7月份出口數據強勁增長,或許可以讓政府對經濟增長恢復信心,從而允許人民幣貿易加權指數繼續升值。”梁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