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提高生產性密切相關的工作分析
在服裝工廠的生產中,依賴操作工努力作業的部分比其他行業要多。因此在作業過程中,如果出現一些浪費就會直接導致生產性下降、再有操作的不正確對產品品質而言也會有相當大的影響。工作分析就是對 “操作工”在作業過程中所作的動作進行分類·分析·調查,從而把握操作工在實際作業當中做了些什么樣的動作。在這里,我們將給大家介紹改善作業狀況的工作分析的重點和一般中國服裝工廠的現狀。
1.工作分析的必要性
近年來、中國服裝產業競爭也日趨激烈、特別是在廣東省等地人手不足的情況日益突出、工廠都在花大力氣謀求如何提高生產性。對于如何提高生產性,大致有以下方法:
1)導入高效率的生產系統、投資配置專用機·自動機等設備
2)重新研究工作,改善作業環境和作業狀況
這次給大家介紹的改善工作狀況的對策、是一種無需花很多精力和資金,通過一些很簡單的方法來達到令人期待滿意的效果的方法。
2.工作分析的考慮方法
對于操作工的動作,大致可分為
·定期發生的作業,被稱為「工作」
·不定期發生的作業,被稱為「浮余」
以上2種。用一句話說,必要的作業為工作,不必要的作業為浮余。
工作分析就是依據以上的作業區分,更進一步的將作業的詳細程度·因素等設立為具體的調查項目。這樣就能較為具體的把握什么樣的作業,它的發生頻率有多少。理所當然,工作比率(下面被稱為工作率)較高的工廠,換句話說也就是浮余比率(下面被稱為浮余率)較低的工廠,在對于提高生產性方面的管理上做得很細致徹底。
中國國內的服裝工廠,浮余率一般在30%~50%之間,當然在一些管理方面優秀的工廠里里 ,浮余率不到20%的也有。
接著,我們來看一下工作狀態是怎樣在日產數量中反映出來的。日產數量和浮余率之間如同下面的關系式。
·1天的作業時間
生產線1天除去休息時間以外,實際真正工作的時間。
(例:8小時=28800秒)
·總加工時間
1件產品必要工序所花的加工時間(例:1500秒)
上面的公式如果分母縮小,分子變大,就能使最后的日產數量增加。這樣看來降低浮余率也能增加日產數量。工作分析的目的也就是對工廠的工作現狀進行調查,為了使浮余率降低而做些改善的工作。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