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季服裝今夏遭冷眼 款式舊擱置時間長是主因
8月份正是反季服裝銷售的最高峰,島城大部分賣場都在舉辦大型反季羽絨服促銷活動。羽絨服的平均折扣打到五折左右,每件的平均價格也只不過100多元,而最便宜的羽絨馬甲每件價格只有30元左右。盡管如此,記者調查發現,市民的購買熱情卻提不起來,這些反季服裝不再像往年那樣“吃香”。
高調“唱”了好幾年的羽絨服冬裝反季大特賣,眼下又在島城刮起了超強“旋風”。8月18日,在寧夏路一家商場記者看到,該商場專門騰出一大塊地方來展銷羽絨服、棉外套、毛衫等反季服裝,這些服裝大多數都打出了5折的低價,個別不是很知名的品牌甚至以二三折的超低價銷售。反季銷售雖然在價格上較低,但消費者好像并不買賬,商場里絕大多數顧客都在選購應季服裝,來展銷區選購反季冬裝的顧客寥寥無幾。
在臺東三路商業步行街,很多商家在門口打出了“反季清倉”的牌子,雖然價格大跳水,可去光顧的人也是寥寥無幾。“往年商家的反季活動總能辦得熱火朝天,從早到晚都可以看見穿著裙子、T恤試羽絨服的顧客,雖然他們熱得大汗淋漓,但還是試了一件又一件,有的人一買就是兩三件。”某商場經理告訴記者,今年反季羽絨服的人氣遠不如往年,消費者往往看上兩眼就走人,銷售額還不及往年的一半。
碰到市民楊女士的時候,她正在寧夏路這家商場的賣場里精挑細選羽絨服。“確實想買件便宜的羽絨服,但看過之后發現都是幾年前的老款式。”楊女士皺皺眉頭說,這些羽絨服讓人感覺太普通了,一點時尚的元素都沒有。除了款式陳舊外,業內人士分析,反季羽絨服遇冷的主要原因是現在羽絨服的保有量大了,沒有羽絨服的家庭幾乎找不出來幾個,這直接影響了羽絨服的銷售量。
另外,購買后擱置時間過長,也使得反季服裝可能存在的質量問題很難立刻被發現。“以前,我曾在夏天買過一件羽絨服,到冬天穿的時候才發現有質量問題,隔了那么久,想維權幾乎不可能了。”
調查發現,反季服裝促銷遇冷,而應季服裝則銷售火爆。7月下旬以來,各商場品牌應季服裝的優惠活動層出不窮,不少品牌更是將折扣鎖定在3~5折,由于價格優惠款式也新穎,加上一買回家就能穿出來“秀”,吸引了很多消費者的注意力。“現在反季的概念在價格上的優勢已經不明顯了,因為現在的促銷活動越來越頻繁。”臺東沃爾瑪超市相關負責人表示,眼下隨著市民消費觀念的轉變,大多數消費者更注重個性與時尚,他們很少會再為貪圖便宜而去追逐已流行過了的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