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專業市場發展 (策略篇)
生意社8月20日訊 短短二十載,中國服裝專業市場經歷了從無到有、從賣方市場到買方市場的歷程。從上世紀80年代初最早致富的載體到成為21世紀區域經濟提升的重要力量,從華南虎門的最早興起到全國各地的紛紛林立,以批發為主要銷售模式的服裝專業市場似乎一直上演著永續的財富神話。然而,面臨后配合時代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深入,服裝專業市場已悄然放慢了發展步伐,老市場的不斷萎縮,整體利潤率的原地踏步甚至下降,表明其發展已遭遇到一定的壁壘。在新的市場環境下,如何保持可持續性的健康發展,是當下亟待解決的任務。
充分發揮產業集群優勢
1.產業集群優勢
產業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是指特定產業領域,以某個主導產業為主,廣泛聯絡緊密型企業以及相關與支持產業在地理空間上集聚的現象。產業集群亦稱為產業集聚。
產業集群現象廣泛存在于各種產業經濟中,但是,在國際國內紡織服裝區域經濟發展中,紡織服裝的產業集群具有典型意義。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特征是通過這種地理空間的組合,能最大限度地獲取外部規模經濟效應,具體包括:
•擁有相關資料優勢
•分享因產業集群的存在而引發出市場需求的區域性擴大
•獲得相關與支持產業的支援
•強化區域集群產業的整體形象
•吸引產業集群區域人口的集聚
•形成新一輪區域城市化轉型
2.服裝產業集群形態和模式
根據產業地點選擇理論(即假定企業在選擇生產地點時,以成本最小和利潤最大為原則,并注意運輸成本在產業地點選擇中的作用。),馬丁•貝克曼(Martin Beckman)認為服裝產業集群有兩種路線:專業化集群和都市化集群(參見下圖)。依照馬丁•貝克曼的服裝產業集群路線,那些擁有龐大的交易市場,不參與生產加工類型的服裝專業市場可以向都市化集群方向發展;那些既擁有龐大的交易市場,也形成了大規模生產加體系類型的服裝專業市場發展可具有專業化集群和都市化集群的雙重性。通過提升服裝專業化集群產業鏈質量,構筑都市化集群結構,服裝專業市場將會更具競爭力。
鏈接一:濮院,浙江省桐鄉市的經濟重鎮,國內毛衫行業的“產—供—銷”基地。在當地政府的規劃和支持下,圍繞毛衫“產業—市場—平臺”鏈,對區內組織結構、市場規范、生產配套等方面進行不斷調整與完善,至今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初步形成了從原材料、輔料、紡機配件、成衣、銷售、運輸等產供銷配套完善的一體化服務體系。濮院羊毛衫市場具有專業化集群和都市化集群的雙重性。專業化集群的特征是現有濮院已經形成規模龐大的毛衫生產加工,都市化集群特征是已擁有全國最大的毛衫批發交易市場?! ?
打造市場強勢品牌
服裝專業市場發展一直與產業的發展歷程與需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兩者相輔相成,唇齒相依。產業發展長期依賴于低廉的勞動力成本,生產規模不斷遞增,導致了產品數量增速較快,質量體系嚴重滯后,產品差異化無從體現。服裝產業已進入品牌化時代,服裝專業市場自然的也需打造專業的強勢品牌。
1. 培育廣告行為
在逐步提高業戶服務質量的同時,應該利用各種手段,加強對市場的宣傳,增加市場的影響力。廣告應分為三個層面:一是純粹的商品廣告,按照商品的種類,對商品的品種、價格、銷售位置等,通過各種手段分期向消費者作詳盡的介紹,如定期派送商品信息等。二是品牌宣傳廣告,特別要鼓勵擁有總代理、總經銷資質的一些品牌知名度較高的大戶到場外做廣告,在廣告宣傳上形成“眾星捧月”之勢,有效地利用廣告來提升自身品牌乃至全場的整體形象、知名度。三是整體形象提升廣告,需要政府行為的支持,通過各大媒體宣傳,打造市場良好形象和提高知名度。
2. 扶持龍頭企業
塑造強勢品牌形象不僅需從整體上提高市場形象,還要打造市場內部的產品品牌。為優秀企業提供更多的優惠政策,加強與外界的信息溝通,給予相應的軟硬件支持,加強監督和引導,與國外同類產品品牌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快速打造品牌形象,扶持其成為強勢品牌。
3. 專業機構合作
•與國內外專業權威機構合作,如中國服裝協會、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美棉協會等。
•組織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會由全國服裝領域專家、學者、著名服裝企業家、商業專家等構成,每年定期在市場內或在其它時尚城市,如上海、北京、廣州等定期舉行會議,商討市場發展戰略。
•與國際一流咨詢機構合作,定期發布競爭力報告和發展計劃。
4. 建立戰略聯盟
•與全球知名服裝品牌合作,包括生產制造、商業、品牌集團建立戰略伙伴或聯盟;
•以辦事處或設立分公司形式,吸納國內一流服飾品牌入駐。
鏈接二:虎門位于廣東省東莞市南部,國內主要的服裝生產基地,全鎮具規模的制衣廠有1000多家。通過對經營資源的整合,品牌的整體包裝,媒體的整合傳播,已孕育出全國著名品牌如以純、狐仙、松鷹、莎其貝爾等。為了促進鎮內的服裝業對外的信息溝通,虎門自1996年起開始舉辦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在全國取得了廣泛的影響力。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