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服博會:用腦拿訂單
生意社8月27日訊 寧波服博會離10月開幕還有將近兩個月的時間。
作為承辦單位,寧波市經濟委員會以及執行承辦單位寧波華博會展公司進入了緊張的“臨戰”狀態。
事實上,自舉辦至今,寧波服博會的這根“弦”就沒有松過。早在去年11月份的寧波服博會官方網站上,我們就捕捉到了這樣的節奏與信息――第11屆寧波服交會剛剛順利閉幕之后,還來不及“慶功”,主辦方就馬不停蹄地開始舉行了由不同對象參加的經驗研討座談會,醞釀新一屆服博會的策劃方案。
當你親眼目睹了這樣的效率和辦展方式之后,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寧波服博會能夠一路穩健地躋身10年之上會齡的“老字輩”展會。
當然,“招展不是體力活,它要靠展會本身的品質與魅力博得參展商與專業客商的青睞。因此,策劃意識很重要。”寧波市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周學明說。
“我們要智取服博會,辦展團隊的專業素質一定要高于參展者,這是一個硬道理。”寧波服博會的元老、現任寧波市政府副秘書長陳國強同樣表示。
就這樣,“用腦拿訂單”加上實實在在的“身體力行”,透露出寧波服博會即將迎來12歲生日的生存之道。
智計
找準“重點”:天平上的“展”與“商”
“會展是一項經濟活動,因而應當遵循會展經濟規律,在這一經濟現象中,專業展商以及客商將是絕對的‘主角’。他們是否愿意手持入場券,將直接決定這個展會的活躍程度。”寧波市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周學明表示。
可見,以“經濟現象”來對之,找對游戲規則里的“主角”,成為了貫穿此屆寧波服博會辦展與策展的“主線”。
既然會展是一種“經濟現象”,那么,它必然有其存在的“經濟規律”。相應的邏輯推演是,只要沿著某種客觀存在的“經濟規律”順藤摸瓜的同時學會“觸類旁通”,那寧波服博會作為“經濟現象”產生“經濟效益”的預期也就指日可待。
問題是,什么樣的“經濟規律”才能讓寧波服博會成為會展業中“常青樹”的導路牌?
周學明的答案很簡單但卻直指核心――專業服裝展會中有“兩極”,一個是專業參展商,一個是專業觀眾。在展會的“天平”上,必須加重雙方的砝碼,形成“勢均力敵”的對等局面,才能使得展會避免“自娛自樂”的窘境。
而在寧波華博會展公司董事長楊杰眼里,他的觀點也與周學明有著某種程度的不謀而合。
“招展是重點,招商是難點。這兩方,一個都不能少。否則,外表看上去再熱鬧的展會,也就是一場虛有其表的‘獨角戲’。”楊杰說道。
因此,把握展會“天平”兩端的平衡,讓展會真正成為一個樂在其中的“互動游戲”,互惠互利,共創雙贏,將是寧波服博會“智取”訂單邁出的最有力的一步。
另外,除了展館里的人“構成”均勻,展館里的人“新舊”程度也是一門學問。
“展會品牌的積淀,需要客戶的積累與效果的積累,讓參展商和專業觀眾青睞某個展會,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老客戶的保有率。”楊杰表示,從參展商的構成來看,“新”與“老”的比例同樣應當達到“平衡”。如果一個展會每年的參展主力都是全新的客戶,老客戶不斷流失,那這個展會的生命力絕對不會長久。
正是思路的清晰,決定了招展工作的果斷與效率。
半年來,組委會通過網絡、郵件、代理和上門邀請等方式多方面并舉促進招展、招商,向國內外品牌服裝企業、專業采購商和外國駐華使節發送招展邀請函萬封和招商邀請函數萬封,還舉行了“寧波服裝暨服博會萬里行”活動,全球巡回宣傳和推廣服博會,以促進招展、招商,至今已行經紹興、溫州、深圳、中山、佛山、廣州、廈門、青島、長春、哈爾濱、沈陽、杭州、蘇州、無錫、南京、上海、中國香港等多個國內服裝產業相對發達及服裝需求較大的地區。“萬里行”所到之處,當地行業主管部門、協會組織、服裝企業反響強烈,一些服裝企業當場與組委會初步達成參展意愿。
除了有重點地對國內服裝產業集群的招展,組委會更試圖將紅火的勢頭蔓延到國外。7月21日至8月1日,組委會率團赴意大利、德國和瑞士3國考察,并取得了初步成果,此行更將“寧波服裝暨服博會萬里行”活動注入國際化基因,打開了服博會“國際化”的嶄新視窗。
有目共睹的是,距離展會10月23日的開幕還有兩個月多的時間,寧波服博會的招展、招商工作卻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據了解,此次寧波服博會的招展目標定位2200個展位,4.5萬平方米,分品牌服裝展區、國際特許加盟展區、面輔料服裝機械展區、服裝配飾及首飾展區、出口加工服裝展區等五大展區。據主辦方透露,目前招展目標的90%的展位已提前落實,各專業展區百花齊放。浩獅邁、雅戈爾、杉杉、羅蒙、培羅成、洛茲等男裝依舊強勢出擊,雅鹿、博洋、斐戈、艾盛、伊思君凱、旦可韻等女裝聯袂上陣;服飾展區,新光、艾利特等踴躍參展;在面輔料機械展區,上海信奧數控設備有限公司、上海麗格軟件有限公司、上海新富士克制線有限公司、友誠機械、百納縫制設備等來自中國香港、臺灣、上海、廣東、北京、遼寧、浙江、江蘇等地區的百余家企業確定參展。
而招商落實情況也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中外客商參會申請進入井噴期,服博會官網日均瀏覽量近900人次,國際客商有新突破。通過環球資源等海外媒體、各駐外機構、國際產業促進機構等各種渠道,加大國際客商邀請力度。
從主辦方處了解到,目前澳大利亞CEO Boon-Dah Jeans、荷蘭DE BONDT B.V.、美國M.RENA、加拿大WALJIS INTERNATIONAL IMPORTERS、馬來西亞Capetown Wonder Sdn Bhd等49個國家的370余名國外采購商已注冊登記到會。
智計
凸顯“亮點”:“延伸服務”提高親客指數
在眾多商貿平臺中,產業的發展對展會本身內涵的深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理由是,紡織服裝行業在不斷發展,并會不斷呈現新的市場信息,而展會作為一種“介質”與“載體”存在,它必須學會非常靈活地調度產業資源,對接產業需求,定位于深度服務運營商。
換言之,一個展會能不能具備對展商以及專業觀眾需求把握的靈敏嗅覺,成為了考量一個展會智慧的關鍵環節。
“展會和其所要展現的行業必須‘齊頭并進’。展會本身是買賣的平臺,它所依托的就是買方市場,在這種情況下,能不能掌握用戶的需求、價值取向,尋找他們所需要的展示內容,將直接決定它們對展會本身的黏性。”周學明說道。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