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裝品牌營銷應該如何洗牌?
目前,就中國童服的生產格局、市場格局、消費格局、經營格局而言,已經由成衣品牌的借鑒引發出童服特許品牌爭奪戰,由于許多童服企業的老板還根本沒有搞清楚“何為品牌?怎樣經營品牌?”,比如:前幾天本人碰見一位多年不見的業界朋友,本人問到“你最近在忙啥,他告訴我‘我剛剛注冊了一個童服品牌,能不能幫我策劃策劃’”,可見:目前有許多人僅僅把商標或者是產品一概而論稱為品牌,把做產品、做銷售、賣產品、賣廣告通通比如成品牌經營,還有的童服人士把簡單不過再簡單的產品訂貨會混為品牌戰略研討會等等,殊不知品牌經營首先是企業文化、企業精神、人文關系,包括產品文化以及終端服務客戶滿意度、客戶忠誠度的總和,相當一部分人包括業界機構某些“專家”對童服品牌的經營也是紙上談兵,前不久在北京舉行了一個品牌定位發布會就吵作成沸沸揚揚,好像品牌經營發布發布就成功了,可笑!這說明中國童服的發展還處在低層面的發育過程,還存在很多問題。
1)形象推行難
2)缺乏專業的管理人才
3)缺乏專業系統的管理流程
4)流動資金的運作缺少規劃
5)顧客定位難
6)微笑難、服務難
7)黃金分割商品陳列難
8)起貨難
9)產品進貨難
10)計劃管理內部協調難。
本人敢斷言:“無論中山八路還是佛山以及杭州織里,很多的童服老板,目前還處在前廠后店,僅批發就高喊大叫“我的是童裝品牌,我搞加盟了”。目前,在市場上稍有點影響的“牌子”充其量只能算過路品牌,卻有的人還高喊自己是什么名牌,看來什么是產品、什么是品牌、什么是名牌這個概念在大多數人心中還很模糊,因此中國童服需要重新洗牌。對中國童服這種普遍現象還需要近一步提高認識,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中國童服業品牌的成長。讓我們更多的人來關注,并把自己的行業做強做大,而這一切必須是中國童服面臨一場新的變革---創新。
說到中國童服品牌的洗牌,有人會說:“危言聳聽”,其實中國童服市場的競爭方式主要表現在:價格競爭和產品競爭,而產品的競爭又處在同質化的層面上,許多童服企業仍處在家族式管理,經營思路相互模仿。市場競爭就是*價格戰,而價格戰的結果使企業得到了短期的銷售份額,則更多的童服企業在這低層面的價格戰中悄悄地消失了,即便能活下來的也好景不長。有的童服老板經營童服十幾年,今天還是老樣子,沒有長大,如果中國童服企業長期如此,僅*價格戰和那點產品資源,可以肯定必然損失前景。現在玩的是一把“雙輸”的競局!即便是勝者,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品牌產品長期打折,“買”來的市場份額,必然損失品牌的忠誠度,最終是曇花一現的泡沫經濟。表面上看,產品競爭是“過剩經濟”時代的必然現象,但深層次看:有效的發展通過競爭使得童服品牌化經營不斷完善,使中國優秀的童服企業脫穎而出成為行業先鋒。
如果我們童服企業繼續缺乏核心競爭力,制造不出核心“產品”,只能擠在窄窄的同質化的經營上,最終導致產品價格的惡性競爭,這才是今天中國童服業惡性競爭愈演愈烈的根本原因。
國外童服品牌涌入中國童服市場,也往往只關注戰術上的決策。你降價、我也降價;你有獎銷售、我也有獎銷售;忽略了自己的全盤規劃和市場定位,也導入在批發這個層面的競爭上,同批發市場爭場地,不折不扣地成為假洋鬼子。這里我們要大聲地告訴大家:戰略錯了,戰術再精彩,也等于零。太多太多的例子,包括成衣市場的教訓不過如此。今天童服業風風火火的特許加盟,雖然短期內賺了一把,但更多的是傷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和加盟商的利益。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童服品牌的經營、童服品牌管理、童服品牌服務等問題,并且提出:要想成為童服真正的品牌,百年品牌,必須從基礎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以打造企業文化,打造品牌內涵做大做強,真正地從惡性競爭中脫離出來,轉向品牌文化、人才戰略和終端服務的經營,我們應該為正在發展中的童服企業提供有效的《企業健康成長的標準、框架和思路》。從而在基礎、內涵、個性等環節下功夫,做一流文化,創一流偉業。洗牌!洗牌!重新洗牌!
從現在開始:加強市場前瞻性研究,提高市場預見。俗語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大力強化對市場的前瞻性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企業內部應成立專門的市場調研分析部門,收集市場信息,對市場預測及貨品走勢進行分析、研究,這樣就能制訂出較正確的營銷策略,掌握銷售的主動權。制定貨品差異化經營戰略、避開惡性競爭,尋找適合自己企業發展的生存空間,只有這樣才能以較少的投資進入市場競爭,擴大規模。開發設計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建立健全的適合于產品銷售的高效網絡,同時幫助省代理商打造終極網絡。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品牌的作用將愈顯重要和突出,企業對品牌應該有相當清醒的認識。誰先成為個性品牌、知名品牌、受歡迎的品牌,誰就占據了同質化競爭的制高點。最終才能實現“買斷制”和退貨換貨承諾機制的交換。從而使營銷總部有資金,有能力做好品牌的呵護和產品的售后服務。
要強化定位意識。定位準確,才能充分發揮企業特色,并在激烈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否則不僅無法抗衡進入中國的國際童服品牌,也無法參與國內的競爭。總之,重點加強對品牌及品牌與企業文化的塑造力度,加強對競爭對手的分析和營銷通路組合的研究,加大對終端市場經營過程的動態監督和考核控制,加強營銷內部制度優化和規范作業流程建設,加速企業人力資源開發和在職人員的培訓,加速機制改革和技術管理,初步提升企業內部的福利和待遇,達到業內極限。
童服品牌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需要內部與外部相互的互動,最終被市場認可,因此品牌化經營不只是產品經營,也不只是價格的競爭,而是企業文化,產品文化,消費方式被市場認同。愿中國的童服企業求新求變,做強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