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建--溫州休閑服生產行業的領軍人物
導讀:周成建創立了美特斯邦威和他的虛擬模式,他也曾經為虛擬模式吃盡了苦頭,據說剛開始時溫州經常會出現他破產負債潛逃的流言。但現在他很風光,年銷售收入9個億足以勝過雄辯。
周成建是溫州休閑服生產行業的領軍人物。雖然,他現在更多的時間是在上海駐扎,公司的幾個重要部門也已經搬遷到上海,但他依然堅持把總公司的牌子留在溫州,他說這里是根。
周成建和很多溫州老板不一樣,沒有跑全國市場做銷售的經歷,1986年,剛滿20周歲的周成建,來到溫州謀生。他什么臟活、重活都干,火車上三天三夜站過,一天只吃一頓飯熬過。經過幾年的含辛茹苦,一分錢一分錢地積蓄了點錢,就進入溫州妙果寺服裝專業市場,干起了老本行,白天賣服裝,夜晚做服裝,一天勞動16小時以上。周成建資本擴大的機遇在1992年來臨。那年,來自福建石獅的風雪衣、夾克衫,像股旋風席卷溫州市場,周成建緊跟市場行情制作起這些衣服。一次,一個東北老板向他一下就訂了300件,由于產品質量不錯,客戶一個接一個,訂貨量從300件又增到幾千件,一年下來,賺了幾百萬元。用這幾百萬,周成建創立了美特斯邦威和他的虛擬模式。周成建曾經為虛擬模式吃盡了苦頭,據說剛開始時溫州經常會出現他破產負債潛逃的流言。
但現在他很風光,年銷售收入9個億足以勝過雄辯。
不過,周成建對聊舊事明顯不感興趣,他有點無精打采的樣子,話也不多,直到我們聊到虛擬經營的危險度的時候,他才開始活躍起來,話越來越多,甚至有時候,我不得不打斷他。和周成建談話是一個理論先行的游戲,他不是一個說話開門見山的人,對我的大多數問題的回答,總是先在一段理論里云山霧海一番,害得我一直懷疑,這是他念了MBA得的毛病——愛上了做案例分析。我一直認為讀書少了很麻煩,讀書多了也會有壞處,比如太注重間接經驗而忽視直接經驗,太喜歡弄巧賣乖而厭惡實干苦干。所以難怪有那么多文化低的人做成老板,卻富不過一代,而文化高的人普遍都是CEO。不過還好,小時候受教育不多的周成建依然保持著大面積的樸素狀態,他戴著一枚纖細的鉑金(或者銀)戒指,穿著的簡單一目了然,這些是眼睛可以看到的樸素。但他真正的力量是思想上的樸素,不人云亦云才是可貴之處。周成建完全出自自己經驗和思考所得的一些方法和觀點令我驚訝。
所以,我沒有讓他總結自己成功的因素。我知道我和我的讀者都已經清楚了,正如在溫州老板流行開的奔馳和寶馬車里,周成建的“帕杰羅”分外搶眼一樣,他就是要與眾不同。
周成建個人簡歷
-1965年4月出生于浙江青田縣,大專文化,經濟師,現任美特斯邦威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1992年前從事個體經商;
-1993年創辦溫州凱麗莎服裝廠,任廠長;
-1994年創辦溫州美特斯邦威有限公司,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2002年任美特斯邦威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周成建創辦的美特斯邦威集團,在國內服裝行業率先運用“虛擬經營”策略,采取定牌生產和特許連鎖經營的方式,以計算機信息化網絡管理手段,使企業快速發展,在服裝業獨樹一幟。目前,集團有600多家連鎖專賣店分布在國內市場,2001年全系統銷售總額達8.7億元。
訪談正文:
上:
周成建的過去和未來
(一)過去--到城市尋找新的生存空間
記者(以下簡稱記):現在人們熱衷于說一些人的傳奇故事,尤其是企業家創業的故事。你當初懷揣著怎樣一個夢想,從農村走出來?
周成建(以下簡稱周):當時一家人只有幾畝地,全家的年收入也不過幾百塊錢,每年糧食種了還不夠一家人吃,從這點來說,是環境促使我出去尋找新的機遇和挑戰。這也不單純說要到城里來的問題,只是說到一個新的環境里面再次謀生,尋找一個新的生存空間。
記:你到城里來之前的身份是個裁縫?
周:當時在農村種田的收入非常有限,大多數人要么去外面經商,要么學一門手藝。當然,選擇去讀書的機會不是沒有,但是不可能很投入地去讀書,一方面當時農村教育的整體環境很差,另一方面從家庭的經濟條件到人的思想觀念方面,都沒有對學習產生強烈的追求,所以,在初中的時候,我就選擇了去學做裁縫。
記:你做裁縫做得怎么樣?
周:應該說還算比較好吧,因為我對服裝本來就比較感興趣。那時我爸爸在公社里面辦了一個工廠,十幾歲的時候,我跟爸爸一起出差,看見了市場上一些新鮮的事物和五彩繽紛的服裝,我就會去認真地看,回來就在紙上畫,做一些版式。不過當時在農村里面也談不上什么設計,只能說把這個衣服做得能穿就可以了。
記:你22歲到溫州的時候,為什么不繼續做服裝,好像是去做了其他的生意。
周:到溫州之前我辦過一個企業,失敗了,我是負債到溫州來的,欠了20多萬,在當時,20多萬是非常大的,對我本人和家人壓力都非常大。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更加促使我去創造一個新的機會,重新尋找翻身的機會。
記:你現在回想那次辦企業,能夠清楚地知道自己為什么會失敗了嗎?
周:失敗是正常的,如果成功的話,一定是偶然。因為當時我雖然學了一些服裝,但都是在農村,而我們生產的服裝卻是向城市里銷售,以我在農村的思想觀念,來為城市做服裝,它本身就很可笑。但我是過于自信,以為自己的觀點是適合城市的要求的。
記:當時原始資本的積累容易嗎?
周:這段歷程是比較長的,差不多用了10年的時間。我開公司之前,在溫州的妙果寺專業市場做過服裝的加工、批發生意,經過這樣一個過程的積累,我對市場的理解提升到另外一個層面,才有機會去做美特斯邦威的基礎工作。
記:這段時期和你第一次辦廠失敗相比,你覺得你發生了多大的變化?
周:每個人要生存,必須不斷地回顧、總結自己,更要不斷地去尋找新的思想觀念,創造賺錢的機會,或者生存的機會。這段積累的過程,一方面是建立在前面失敗的基礎上,另一方面,我們也不斷地去學習人家成功的經驗,這樣的話,才有機會走到今天。
記:其中最大的機會是你很早發現了休閑服在中國的市場?
周:當時思想上沒有現在清晰,只是認為這一塊是個空白,再加上當時溫州其他人都沒有做這一塊,他們做了正裝、西裝和女裝,如果我再去做這些產品,資本等等方面都不如他們,那我只能選擇一個他們沒有做的,又絕對有市場空間的,哪怕我的準備工作最不充分,可能還有生存的空間。
(二)未來--5年之后退休
記:我看了一個對溫州商人的民意調查,大約有1/3的人認為文化教育程度低會是溫州商人未來失敗的主要原因,你認為是嗎?
周:判斷一個人的綜合能力,文化知識是不可缺少的,但是過去沒有文化知識,不等于未來沒有,做到老學到老嘛,你可以再學習。現在我也在學習,我除了在工作中學習,也還在學校學習,甚至我計劃在近幾年內,還要到國外學習一兩年。
記:離開企業去國外專門學習,你放得下,走得開嗎?
周:就現在來說,我離開這個企業三五個月,都沒關系呀,本身日常工作我都沒有怎么管的。財務簽字我已經3年沒簽了。
記:現在很多老板都在讀MBA,你沒有計劃?
周:我也在浙江大學讀,還有兩門課沒有考。
記:讀MBA感覺如何?
周:很有意思,與同學一起交流,是最好的學習,大家都是真誠的,再加上優秀的老師給你指導,讓我們從過去不系統的東西轉化系統的知識。
記:從一無所有走到今天,也算是功成名就了,不知道你對未來還有夢想嗎?
周:我希望美特斯邦威能成為百年千年的品牌,我希望這個企業能成功地讓第二代人接手,把它做得更大更強更好。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希望把美特斯邦威經營的整個過程轉化為一種思想,傳授給一些年輕人,作為創業歷程的一個參考,那是最有價值的。
記:我們現在來做一個假設,如果你這會兒是一個20多歲的小伙子,你正準備創業,你覺得你會成功嗎?
周:能假設嗎?今天已不是22歲了,假設只能是假設沒發生的事情,已經發生的事,你怎么去假設?我只能說,憑我這樣一個經歷和經驗,和一個20來歲的年輕人說,在選擇自己的職業生涯的時候,不要盲目地為了選擇而選擇,首先要剖析自己能適應什么,再去選擇,這是最關鍵的問題。做老板并不是一件好事,但它也不是最差的選擇。(笑)當然,對我來說,只能選擇這個,不能再改變了。(笑)
記:那好,我們再做個對未來的假設,如果你現在失敗了,你還有東山再起的信心嗎?
周:信心是永遠有的,卻是很艱巨的。其實做了老板還有點麻煩,就是把自己做絕了,基本上是到了沒有太大退路的環境里面了,所以選擇做老板,要慎重加慎重,不要輕易地去選擇,一旦你選擇了做老板,就沒有給自己留退路了,已經是把自己的路統統堵死了。所以我還是希望年輕人最好不要先選擇做老板,現在去做職業經理人會好點。做好了優秀的職業經理人,就有可能做一個出色的老板,你選擇了做老板,你永遠沒有可能去轉換做一個優秀的職業經理人。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