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經歷“軟八月”
由于美元近日走強,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八月里持續走軟,市場中對美元匯率前景的爭論也由此引發。銀行人士表示,在這樣的情形下,市民購匯要講究一定策略,如果打算結匯則要抓住機會。
八月匯率未創新高
在今年的前7個月里,可能很多市民都已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創出新高”的消息習以為常。7月16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度達到1美元對人民幣6.8128元的高點。但從7月底開始,美元走勢由弱轉強,受此影響,人民幣匯率走過了“軟八月”。
8月1日,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8423元,此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7個交易日下滑,直到8月13日才“喘了口氣”。14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繼續向下,3個交易日后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達到1美元對人民幣6.8665元,成為當月人民幣匯率最低點。
8月19日開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4個交易日走高,達到1美元對人民幣6.8357元,此后又連續3個交易日下跌到1美元對人民幣6.8415元。28日人民幣匯率略微走高。隨后由于美國商務部發布的第二季度GDP數據強于第一季度,緩解了市場對美國經濟的擔憂,從而形成了對美元的支撐。受此影響,8月最后一個交易日,即29日人民幣匯率再次出現小幅回落,達到1美元對人民幣6.8345元。整個八月份,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都沒有創出新高。
美元前景看法不一
對于美元匯率走勢的前景,業內人士看法不一,有人認為美元匯率將出現“反轉”,并將進入升值周期;也有人認為美元匯率這一輪的反彈將只是“曇花一現”。
有業內人士認為,當前歐元對美元約高估了29%,而導致美元低估的環境也正在發生變化,有利于美元升值的因素正在增加。
另外,美國經濟增長逐漸企穩、油價持續下滑以及美國以外經濟體的增長前景日趨惡化,也使得一些國際著名分析機構紛紛轉為“看漲”美元。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此輪美元反彈或許是短期、暫時現象,美元有可能進一步貶值。因為近期美元反彈是貨幣體之間經濟差落帶來的自然與必然的技術周期調整機會,并不意味美元走勢以及美元策略的根本性改變。
要購匯可考慮分批
銀行人士表示,市民可以考慮分批購匯,并抓住機會辦理結匯。
中信銀行天津分行人士表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不會長時間走軟。如果市民確實需要購買美元,比如出國留學的學生要支付學費等,就可以到銀行購匯;但如果市民并不急著要使用美元資金,就可以等等再看,因為等到用時,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可能又發生變化了。
如果是出國留學的學生需要購買美元資金支付未來一年的生活費,就可以考慮分批購匯,比如先購買最近兩三個月里可能用到的美元資金,其余的美元資金則可以等到人民幣對美元相對走強時再兌換。
據了解,即使最近一個月來人民幣對美元持續走軟,與去年同期相比,人民幣對美元還是升值了不少。去年8月29日,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7.5505元,一年來人民幣已經升值了7160個基點。
雖然匯率時時都在變化,但如果市民需要在一周之內購匯,無論選擇哪天,匯率差別都不會很大。
對于手里有美元資金的市民,如果這筆美元資金是打算用來投資的,比如購買美元理財產品,就用不著辦理結匯;但如果市民近期收到了海外匯入的美元資金,而這筆資金是打算用來消費的,就可以抓住現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相對走軟的機會辦理結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