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捷股份:重組飛躍擱淺 開盤跌停
“對于重組一切還是未知數。”一個月前,飛躍集團董事長邱繼寶對《第一財經日報》的表態一語成讖。8月31日晚,中捷股份(002021,股吧)(002021.SZ)發布公告稱,其與飛躍集團的整合事宜,至今各方未能達成一致意見。受此消息影響,昨日中捷股份(002021,股吧)復牌后股價即被封于跌停板,報6.32元。
在公告中,中捷股份稱,自2008年7月28日與飛躍集團簽訂擬進行整合的《合作意向書》以來,公司就整合事宜與飛躍集團進行反復商討,并與有關方面進行了多次磋商。但由于整合工作涉及面廣,工作量大,至今各方未能對整合方案達成一致意見。同時,中捷股份承諾,自復牌之日起3個月內不再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弱弱聯合”從一開始或許注定著困難重重。在8月27日晚,中捷股份在公告重組預案尚未完成的同時,又要求延長停牌兩個交易日,至9月1日再復牌,其舉出的理由為“重組事項處于關鍵階段,為使事項更加明確,公司從審慎角度作出此決定”。四天后,重組擱淺浮出水面。
“雙方一直在接觸,現在沒有達成一致應該還是時間方面的問題。”昨日,對于重組的擱淺,臺州市經委相關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浙江省各級部門引導臺州縫紉機產業整合的初衷沒有改變,作為曾經的標桿企業,浙江省政府對飛躍集團的重組也非常關心,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曾三次考察飛躍集團,在飛躍曝出資金問題后,趙洪祝曾給邱繼寶“打氣”稱“要繼續當好‘國寶’”。
此前,在臺州市政府的組織下,相關部門曾給飛躍集團開出了“瘦身與資產重組”的藥方,同時,在政府的斡旋下,相關各家銀行也表示對飛躍資金暫不壓縮貸款,兩年內不收貸。
該人士同時坦言,雙方的重組之所以很難達成一致,或許還是因為飛躍集團的股權結構比較復雜,牽涉的方面太多。根據本報記者的調查,“飛躍系”的股權架構的確相當龐大,有銀行業人士也對本報記者稱,“飛躍系”目前的負債應該不僅僅局限于飛躍集團所體現的10多億元。
中捷股份本身資金緊張或許也是重組難以推進的原因之一。據此前中捷股份發布的半年報,該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99億元,同比下降39.41%;實現營業利潤0.067億元,同比下降89.66%;實現凈利潤0.19億元,同比下降61.17%。同時,中捷所在的臺州縫紉機產業集群也正在經歷艱難時刻,由于受國內外環境及行業內部各種因素的影響,當地1000多家縫制企業進入調整期,許多企業經營困難,破產、停產也并不鮮見。
早在重組現出端倪之初,浙江大學資本市場與會計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姚錚就對本報記者指出,“這是一個危險的重組。”他認為,飛躍集團危機是因為資金鏈出現問題,此前中捷股份大股東占用上市公司資金也是因為資金緊張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進行重組,對中捷股份來說,不一定有利,甚至就是一個包袱。”昨日,姚錚再次向本報記者表示,對于這樣的重組,他“并不看好”。
中捷股份和飛躍集團昨日均沒有對重組擱淺作出回應,不過,飛躍集團官方網站的一篇文章顯示,該公司也正在試圖“自救”,該文章稱,要讓奧運精神助推該集團實現新的飛躍,包括“要以更快的速度開發新品、優化結構”;“要以更高的質量贏得優勢、謀求發展”;“要以更強的合力參與競爭、增強后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