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運動服一統天下 變遷30年校服應跟時代步伐
生意社9月2日訊 連日來,生活報刊發的“開學了,我們該穿什么樣的校服”系列報道,在社會上引發共鳴。記者從哈爾濱市教育部門了解到,哈爾濱市校服經歷了三十年的變遷,從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白襯衫藍褲子,到后來統一制作的海軍衫,曾讓學生自豪不已。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后,夾克衫、運動服走進學生生活,哈爾濱市也成立了專管部門為校服“立規”,規范校服的款式與質量。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校服卻沒能與時俱進。“一直以來,哈爾濱市校服到底應該設計成什么款式始終在爭議中,每年都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提出議案和建議,我們也渴望學生能穿上滿意的校服。”1日,哈爾濱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上世紀七十年代白襯衫藍褲子
成為時代的記憶
提起哈爾濱市校服可追溯的歷史,負責哈爾濱市中小學生校服管理的工作人員稱,能回憶起的最早、最普遍的校園服裝原型就是“白襯衫、藍褲子、白網鞋”。“上世紀七十年代生活水平不高,百姓的衣服都以白藍為主,那時哈爾濱市也沒有校服之說。只是一些學校在開大會時,要求學生穿白襯衫、藍褲子、白網鞋,統一著裝出席。那時,這樣的搭配已是慣例,也成了當時哈爾濱市校園服裝的代名詞。一般人家都要給孩子備個兩三套,哥哥姐姐穿小了可以讓弟弟妹妹接著穿。”哈爾濱市中小學生統一著裝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盡管學生對校服都有渴望,但是由于當時的經濟條件和社會整體環境所致,學校沒有為學生統一制作校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學生家里的經濟條件都不是很好,每個家庭都有好幾個孩子,統一制作校服肯定行不通。”哈爾濱市第一中學退休教師王文彥說。
上世紀八十年代
海軍衫在校園風靡一時
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正值改革開放,市民的日子有了很大改善,城市里的一些學校開始在條件和環境允許的情況下,集中統一為學生制作校服,校服首次走進百姓的視野。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現在雖然無法查到當時那個時期學生校服的資料,但第一次集體制作的海軍樣式的校服的確風靡一時。哈爾濱市中小學生統一著裝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改革開放初期,人們從電視里了解到了校服,但當時只是模仿,看到流行海軍式的服裝,哈爾濱市部分學校也就照樣做了。男孩子是天藍色領子的白襯衫配短褲,女孩子是天藍色背帶裙子配白襯衫,衣服上還搭配了兩道白色的橫杠,再配上海軍帽,很精神。“當時不是每個學校都有校服,也沒有統一要求,所以有校服穿的學生很自豪,有的學生對校服格外喜愛,連節假日也要穿著校服。”這位工作人員說。
上世紀九十年代
全市統一藏藍夾克衫
受工作變動和時代變遷影響,經過查找資料,哈爾濱市教育局相關工作人員能確認的“校服”一詞在哈爾濱市正式出現,應該追溯到1993年。
1993年4月13日,國家教育委員會下發《關于加強城市中小學生穿學生裝(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將校服概念真正帶入哈爾濱市校園。提起當時對校服的規定,哈爾濱市中小學生統一著裝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仲旭欣告訴記者,按照當時的文件規定,國家給出校服的定義是“其服裝不是時裝、禮儀服或運動服,而是日常穿著的學生服裝。”同時,國家對校服的設計原則進行了規范,要求“樸素、大方、明快、實用”。
按照國家統一部署,1994年,哈爾濱市在兆麟小學等學校試行確定統一面料、款式的運動服為校服,上衣是一半天藍色一半白色搭配,褲子是天藍色。1995年,哈爾濱市開始在中小學全面推廣校服。
“為了讓學生穿得更漂亮,哈爾濱市在電視臺《今天我休息》欄目還進行1個小時的校服演示,當時的學生模特就是現在哈爾濱籍演員鮑蕾。節目播出后,學生、家長、教師等各界人士紛紛打電話投票。最后,哈爾濱市市長牽頭召開專題會議,最終確定了校服的款式。因為是第一批校服,工商、質監、物價等部門都參與了選定,確定校服全市統一,分夏秋兩款,夏季男生是藏藍領、藏藍衣服邊的白襯衫配藏藍色褲子,女生是藏藍色背帶裙;春秋季男女生都是藏藍色夾克衫。”仲旭欣說。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