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何以難“特色”
9月3日,本報對我市中小學校服統一有余、個性不足等現狀進行報道,引起學生家長的關注。家長們來電提出疑問:校服為何要統一制作,特色校服為何發展不起來?
特色校服受限制
一位小學校長告訴記者,學校目前的兩套學生校服(春秋裝和夏裝),都是由區教育局下屬的定點服裝廠統一制作的,款式、布料、顏色等全都一樣。如果到外面的服裝廠制作特色校服,勢必增加家長的經濟負擔。
一位中學德育處主任說,校服是由市教育局下屬的定點服裝廠統一生產的,這是多年來延續下來的規定。由于兩套校服不夠穿,學校一般要為學生另外訂制校服,這樣一來,學生的校服既有統一的,也有特色的,顯得有些雜亂。
校服加工廠紅火
校服為何要統一制作?對此,市教育局勤工儉學辦公室的宋主任說:“此事有點復雜,不便告知”。9月4日,記者對市、區教育局下屬服裝廠進行暗訪。
“我這有1萬多套校服要趕制。”隸屬市教育局的徐州市希望服裝廠一位主任說,他們目前正在趕制全市中學的春秋裝,預計得10月中旬以后才能完成,沒辦法接“外活”。這兩套校服的成本大概多少?“這個我沒算過,反正出廠價男生不超過226元,女生不超過216元,這都公示過了,具體情況你可以咨詢市教育局勤工儉學辦公室。”
隸屬于鼓樓區文教體局的徐州宏達服裝廠王廠長介紹,他們生產的校服加起來大概有1萬多套。在他提供的“徐州市小學生秋季統一服裝選型表”上,從125號到165號的價格為50元至66元不等。“這是去年的價格,今年略有提高。”王廠長說,全市、區的定點服裝廠都是由市教育局“五統一”的:統一布料、統一款式、統一價格、統一質量、統一加工。
能否“一校一款”
家長和學校對市教育局的“五統一”作法表示“理解”,但他們提出建議:全市、全區統一由各隸屬服裝廠制作校服也可以,但能不能在保持原有價格、質量的基礎上,做到“一校一款”呢?
9月5日,記者再次與市教育局勤工儉學辦公室宋主任取得聯系。宋主任介紹,“五統一”是市教育局的規定,能不能市場化運作,或者在統一制作的基礎上實現“一校一款”,他不能決定。同時,他指出了“五統一”的好處。在售后服務上,如果學生的校服出現碼號不對、不合身,由于是全市統一的校服,調換起來比“一校一款”的校服方便,如果“一校一款”,就得每校都留庫存,會造成校服積壓;如果學生的校服出現破損,他們可以免費修補。此外,他們也在收集全國其他城市的校服款式,目前正在生產新款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