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傳統訴求羽絨企業轉型自救
- 2006年的暖冬,導致全國羽絨服產銷率僅50%,積壓接近8000萬件,約有三分之一的小品牌倒閉。然而,時至今日全國仍然有3000至4000家羽絨服企業。擠在窄窄小橋上的眾多羽絨加工企業如何尋求突破?
羽絨服的臃腫,很難讓人與“時裝”二字聯系在一起。然而,在今冬的防寒服市場上,羽絨時裝卻是最熱門的詞。日前,占世界羽絨服產量三分之一的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就宣稱,今后將不再生產傳統羽絨服,而是生產款式新穎的羽絨時裝。
突破傳統防寒訴求,尋找新的增長點,是羽絨行業近兩年的整體走勢。由于連續的暖冬現象,保溫防寒的羽絨服銷量大減。據中國羽絨工業協會秘書長姚小蔓介紹,去年的暖冬,讓羽絨服企業遭遇最大的“寒流”,許多企業銷售慘淡,產品積壓嚴重。全國羽絨服產銷率僅50%,積壓的庫存量接近8000萬件,約有三分之一的小品牌在暖冬中倒閉。
姚小蔓認為,羽絨時裝取代羽絨服,已是大勢所趨。羽絨服雖然曾以其在保暖性上的獨特優勢,讓棉襖、棉大衣等傳統冬季防寒服裝逐步退出歷史舞臺,但隨著近幾年皮草、保暖內衣的熱銷,羽絨服的保暖優勢開始淡化。取而代之的,將是具有濃重時尚感的羽絨時裝。
共有名詞:轉型由于多年暖冬氣候,服裝企業的產品結構中,普遍加大對春秋裝的投入,而以往“重頭戲”- -冬裝的產量卻明顯減少。
據業內人士介紹,去年冬裝整體銷量勉強與前年持平,羽絨服等季節性很強的服裝銷量下降兩成左右。武漢漢派服裝商會秘書長李群寶說,漢派冬裝因選料實在、價格便宜而聞名全國,但近年來的暖冬氣候,打亂不少專做冬裝服裝廠家的陣腳,導致大批冬裝積壓。
為了走出困境,羽絨服企業紛紛在面料和款式上尋求改變。“今年羽絨服的面料比往年更多樣化,富有光澤的金屬絲面料、有立體美感的泡泡面料、最新流行的亮光呢等,都是往年所沒有的。這些面料呈兩個趨勢,即更柔軟與更厚實。”黑龍江一家羽絨服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
有關專家指出,今年羽絨服最有特色的面料運用,在于皮草毛領的設計。兔毛、狐貍毛等令領子更豐滿,整體更加華貴。立體刺繡、皮革鑲邊以及不同面料的拼接,都是今年羽絨服時裝化的展現。
而在款式上,新近出現的趨勢是,利用收腰、短款、大翻領等設計要點,使其臃腫過時的面貌有所改觀,從單純追求保暖功能,轉變到時尚靚麗與羽絨的完美結合。比如,可以扎上腰帶的款式,能夠很好地顯現腰部的線條,而短款的簡潔干練,也不會再顯臃腫,此外,超大的領子也從視覺上轉移對腰線的注意,讓人整體看起來更加苗條。
另外,羽絨服在配飾與小細節上下了很大功夫,無論是腰帶、領子、袖口,還是紐扣以及拉鏈,都設計得更加精致。
能否將產能轉移到床上用品?
在羽絨服積重難返之際,羽絨被的發展前景似乎更為樂觀。早前,羽絨被一般只在酒店才有,如今,普通家庭也對保溫性能好、透氣性高、重量輕的羽絨被偏愛有加。再加上原有的酒店市場,羽絨床上用品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大,利潤也較羽絨服高。
據北京新東安商場一位羽絨制品銷售商介紹,某品牌1.5公斤的特大白鵝絨厚被,售價高達4780元/條。以前他們賣的羽絨被主要是鴨絨被,鵝絨被是去年才引進的,比鴨絨被貴得多。當時他們也擔心這種價格可能賣不動,沒想到后來能賣出二三十條。從市場反應看,估計今年銷量會有進一步增長。
根據近幾年的銷售反饋,高端床上用品市場不斷擴大。一些知名品牌,如ESPRIT、花花公子等的產品,動輒上千元,但都不乏追捧者。業內人士表示,這些品牌的固定消費群主要是高收入階層,他們從注重保暖實用到講究品質,帶動床上用品消費從大眾化向高檔化升級。
相對于大商場千元以上的中高檔定位,超市則以幾十元到幾百元的實惠價格吸引消費者。沃爾瑪超市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普通老百姓還是追求實惠的,物美價廉的床上用品最能引起他們的購買欲。像他們自有品牌的枕頭,只要1 9.8元/個,是同類產品中賣得最好的。至于被子,也是150元/條以內的比較受歡迎。業內人士認為,這種兩極分化的消費趨勢,也對商家的經營提出新的要求。
中國羽絨工業協會的專家指出,高端羽絨制品的高利潤,將是今后整個行業發展的一大亮點。羽絨企業如果能及時將羽絨服的產能分攤到其他羽絨制品上,并在工藝、質量、品牌方面加以改進,應該能找到新的增長點。
產業前景仍被看好據國家統計局統計,目前全國羽絨及制品企業有 4300余家。其中,產值超過100萬元的企業有2800余家。全國羽絨行業總產值約260億元,年產品銷售收入約239.2億元,利潤50.5億元,稅金 總額5.86億元。我國年產羽絨服8200萬-8800萬件,羽絨被842.5萬條。
羽絨國際市場日益擴大。隨著世界范圍內的產業轉移,越來越多的國家變為羽絨制品的進口國,為中國羽絨制品進入國際市場創造不可多得的機遇。羽絨在發達國家的普及率為,日本70%,德國45%,北美35%,北歐40% ,東歐3%。這些地區有很大的消費潛力,預計我國羽絨制品出口每年將以10%的速度增長。
羽絨制品國內市場潛力巨大。我國目前羽絨普及率僅為8%。在未來十年中,如果我國羽絨制品的普及率提高一倍,羽絨制品需求量將達到 1.3億件。到那時,我國將不僅是羽絨生產和出口大國,而且會成為羽絨制品消費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