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離副業收縮戰線 服裝業難成*ST遠東的“救命稻草”
地處長三角的常州素來以紡織、服裝制造聞名,但這與服裝立業的*ST遠東(000681)似乎沒太大關系。在首次重組事項夭折之后,公司現任掌門人姜放寄望通過剝離副業、開源節流讓公司渡過難關,但這一切或許只是他的美好愿景。
過去幾年,*ST遠東先后涉足網絡、動漫及文化等與自身主業并不相關的領域,而傳統主業服裝業因為行業的冬季已是虧損連連。
概念變幻成泡影
資料顯示,在林曉濱掌控*ST遠東時期,*ST遠東曾先后發起或組建了遠東文化產業有限公司、遠東網安科技有限公司、遠東安全研究院等公司。*ST遠東也由此從服裝公司“變身”為集服裝、動漫、文化等為一體的科技公司。
然而,2007年,上述“副業”僅給公司帶來營業收入200萬元。這樣的回報率讓人很難對公司董事會此前的投資決策滿意。
今年5月,已連續兩年虧損嚴重的*ST遠東再次更換“概念”,林曉濱通過轉讓物華實業有限公司,使姜放成為*ST遠東實際控制人。*ST遠東原計劃將股權轉讓和資產重組一并實施,但由于該方案違背證監會有關規定,重組事項被迫擱淺。
“政策的突然改變是公司所未曾預料到的,因此,重組事項在經過首次敗北之后再也沒有被提上議程。董事會在經過商討之后,將公司工作重新進行了調整,公司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開展內部整頓,將原來的副業進行剝離,收縮戰線,以減少虧損幅度,維持公司經營。”董秘鄒亮對記者說。
盡管公司在2007年年報中還信誓旦旦地表示,公司將會從勞動密集型的家紡產業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網絡、動漫產業轉型。但到了今年中報,上述產業大計就不再被提及。
在*ST遠東看到,這些曾經被公司寄予期望的項目早已被停止,科技公司、文化公司的辦公室更是空空蕩蕩。上述概念公司轉讓的轉讓、清算的清算。現如今,*ST遠東還是回到了原來的家紡產業。
守望“家業”尚艱難
*ST遠東的現任董事長姜放是沈陽的地產商,相繼創立過沈陽瑪莉藍國際實業有限公司和瑪莉藍的母公司大中華國際控股公司,后者于2005年在美國上市。在入主*ST遠東的同時,姜放辭去大中華國際控股公司CEO一職,并卸任在瑪莉藍的所有職務。
姜放原以為在美國上市的模式可以在*ST遠東身上復制,但政策的突變使得他的如意算盤不得不有所調整。在重組大計“夭折”之后,姜放這位東北的地產商為扭轉*ST遠東經營狀況,經常往返于沈陽-常州兩地,常州的香格里格大酒店也成了他的“辦公室”。
根據*ST遠東的擬定方案,下半年,公司擬通過業務整合、盤活資產等一系列措施確保公司實現年度盈利,完成扭虧為盈、保牌摘星的目標。
但在*ST遠東內部人士的眼里,重塑服裝產業也只是姜放的一廂情愿。公司有關人士對記者表示,“公司當前的狀況也讓新東家很是無奈,開源節流是當前公司的主要工作。一方面公司所處的紡織業現在處在艱難期,另一方面公司內部管理又比較混亂,人浮于事的現象也比較嚴重。公司現有的500人當中,真正做事的少之又少。”
董秘鄒亮透露的一組數據或許也能印證上述公司內部人士的講話:“紡織公司經過前期的整頓,紡織工人已經從原來的1200人減少到目前的500人。在待業的700人中,公司不會撒手不管,人員基本工資照常發放,我們希望通過淘汰上崗的方式激發工人的工作積極性,以發揮最大的效應。”
董秘鄒亮坦言,“曾經,我們認為入主*ST遠東可以通過資產重組盤活這家公司,現在看來,這一切并沒有事先預期的那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