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脈浙江民間借貸
莊國金苦惱地坐在煙圈里,為他的草根集團的債務發愁。
一伙人剛剛看過他最后的不動產——一塊在呼和浩特,甚至連拆遷問題都還沒解決的地塊。初步評估了一番,大概還能抵上3個億。
無獨有偶,飛躍集團邱繼寶也扛不住了,金烏集團董事長張政建人間蒸發。似乎就在一瞬間,浙江的一批大型民營企業都感覺有些喘不過氣來。
所有的威脅都有著一個統一的指向,就是密布交織在許多企業家頭上的那張民間高利借貸網絡。
風險之上
應對貨幣政策從緊的環境,銀行出于商業盈利方面的考慮,更加傾向于信用資質良好的大企業。于是,更多的民營企業轉向民間借貸市場,融資利率越來越高,多數企業都已不堪重負。莊國金本人也承認,民間融資偶爾也能幫企業挺過資金短缺時期,但更多的時候無疑是飲鴆止渴。
三年前,還在國民經濟朝著預期良好發展態勢下,莊國金的集團公司除了上北下南地折騰地塊外,另外又辟出食品和能源開發等產業。多元化的發展,尤其加上對資金需求龐大的地產開發,老莊早早地就深陷民間融資。
“那時候經濟形勢不算糟糕,七八分的利息他也能撐著過來。”一位借過筆錢給莊國金的人士稱,但是現在不一樣,20來家公司正要找老莊清算,“銀根收緊后,之所以還有人繼續借給他,基本都是盼望他能稍微有點起色拿回本金也不求利息了。”
而民間借貸的利息,至今還是一個神秘的數據。今年6月中旬,央視曾經對溫州、臺州地區的民間借貸做過一個調查,最高利息達到了120%,以1000萬元為例,相當于,一年后不僅除了得償還本金1000萬元外,還需要收取1200萬元的利息。
而據上述人士稱,整個浙江地區的民間借貸風險已然到達頂峰了,凡是涉足高利借貸的企業都已經是垂死掙扎的狀態。
與此形成極大反差的是,據當地銀監分局公布,溫州今年上半年銀行業不良貸款率創歷史最好水平,僅為0.71%。銀監分局又聲稱,溫州行業信貸資產質量達到了花旗、匯豐等國際先進銀行的水平。
“數字不假,但這背后是多少企業拿著高利貸的錢去還銀行的債,再利用時間差,捧回銀行貸款去償還高額利息呢?”上述人士不無感嘆。
借貸狂飆
眼見企業吃緊,金融部門也是如坐針氈。
中國人民銀行溫州中心支行發布的《溫州金融形勢分析報告》顯示,在大量鋪陳定期存款增長,以及宏觀形勢及諸多不確定因素帶來的投資意愿下降而表現的證券、樓市及財險業務的數字外,民間借貸的利率今年以來呈現出一路攀升之勢,從借貸關系看,雖然仍是以個人借貸為主體,但企業參與程度已明顯提高,個人供給企業金額占比43.4%,同比提高12.4個百分點,企業借給企業金額占比5.8%,同比提高12.4個百分點。
事實上,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國家6次上調基準利率和10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隨著一度被人視為非同尋常的調控政策逐步到位,溫州累計被凍結資金在36億元左右,全年信貸資金減少量至少也在百億元以上。
與之對應的民間借貸月利率,于是便在去年年末順利上揚至11.64%。,到今年報告前期的6月份,平均加權月利率則沖破了歷史高位(2005年的12.112%。)達到12.25%。,比去年同期增加3.23個千分點。
從常理不難判斷,市場的操作利率絕對不只報告上的數字。“畢竟愿意接受人民銀行公開監測的400多家企業本身都還不錯,真正資金緊張的哪會讓金融機構蹲點自己老窩去摸老底呢?”莊國金說。
信貸政策趨緊,尤其是數量性管制的措施,導致企業生產資金緊張,間接地導致民間融資活躍。不少類似于莊國金這樣危如累卵的公司,資金比例更是完全失衡,自有資金幾乎已經消耗殆盡。
溫州銀監分局的數據顯示,2007年溫州流動性資本超過3000億元,且每年以14%的速度遞增。按銀監分局的測算,用于民間借貸的資金保守估計會有4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