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精密焊接裝備產業園”掛牌
焊接設備--“工業縫紉機”
有著“工業縫紉機”之稱的焊接設備,是現代工業重要的工藝裝備,已被廣泛應用于輪船、鐵路、汽車、石油管道、電子產品等各行業中金屬及合金的高效連接,但精密焊接在國內尚屬新興焊接科目。目前,我國自動和半自動焊接成套設備主要依靠進口,每年國內市場缺口高達10億美元,因此國產焊接設備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前景。預計3~5年,“精密焊接裝備產業園”將形成西部最大、全國有影響的精密焊接特色產業群。
昨日上午,我市重大科技產業項目“精密焊接裝備產業園”在成華區龍潭工業園掛牌,并成立了“成都焊接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據了解,該項目規劃占地260畝,計劃投資4億元,是我市重點打造的又一特色產業。該產業園將以自主知識產權和技術創新為主導,依托電焊機行業唯一的國家級質量檢驗中心、產品認證(CCC)檢測機構、質量認證(CQC)實驗室,打造集研發、生產、裝配、測試、培訓及總部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國家級“精密焊接裝備產業基地”。
建產業園
集中優勢資源推動產業升級
“建設精密焊接裝備產業園,有利于集中技術、資源優勢,實施自主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升級。”成都焊接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楊慶軒告訴記者,有著“工業縫紉機”之稱的焊接設備,已被廣泛應用于輪船、鐵路、汽車、石油管道、電子產品等生產加工領域。
目前,我國自動和半自動焊接成套設備主要依靠進口,每年國內市場缺口高達10億美元,國產焊接設備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前景。
據成華區科技局局長李新介紹,成華區依據國家、省、市對焊接裝備產業的優先支持政策,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扶持措施,從土地、稅收、項目申報等方面,對精密焊接裝備產業園建設給予了重點支持,積極為壯大焊接產業創造條件,提高行業競爭力。
企業落戶
產業鏈已在園區初步形成
“去年以來,成華區的焊接裝備企業已獲得政府400萬元科技經費支持,其中獲國家發改委支持260萬元,增強了企業走科技創新道路的信心。”李新介紹說,目前龍潭工業區已有三方電氣、焊研科技、成焊寶瑪、中國二重(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等7家焊接裝備骨干企業落戶,并云集了電焊機研究所、電氣檢驗所等具有權威性的科研機構和標準化技術工作機構,初步形成了從檢測、標準制定到技術開發、制造技術、生產等產業鏈。特別是在高端產品的研發能力和自動焊接設備制造、專用成套設備的生產等方面,具有國內領先優勢,多項焊接裝備關鍵技術獲國家專利。“鋼軌閃光焊成套設備”科技攻關項目填補了國內空白,被鐵道部確定為高速鐵路建設指定焊接設備。
人才支撐
成立焊接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新型精密焊接裝備及成套制造關鍵技術要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是關鍵。”楊慶軒介紹,為促進產、學、研有機結合,推動焊接裝備國產化,由34家焊接裝備企業組成了焊接裝備協會,并加強與川大、西南交大、北工大、德國漢諾威大學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成立了焊接裝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充分發揮曾參加過西氣東輸、載人航天飛機等重點建設工程技術攻關的專家團隊優勢,探索和建立應用型、研究型人才培養機制,為產業園提供專業技術人才支撐,加速焊接技術的推廣應用。
記者了解到,按照精密焊接產業發展規劃,成華區正采取“科技部門+科研機構+企業”三方合作方式,加快科技研發平臺、設備檢測平臺、工藝試驗平臺、信息服務平臺等共性技術平臺建設,入駐企業可輕松共享大型檢測儀器、廉價設備、專利查新、文獻檢索等服務。通過解決現代焊接裝備與焊接材料制造中產業化的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開發新型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的焊接裝備,高品質焊接材料和高效化焊接加工工藝,引領行業技術達到或超越國際水平。
形成集群
精密焊接裝備產業基地是目標
“產業園建成后,焊接設備的裝配、測試、質量認證及市場推廣,都能在園區內完成,產品開發周期和成本將大大降低。”楊慶軒稱,預計年底前產業園總部大樓1號樓8100平方米主體竣工,焊接裝備行業計量中心投入運行,廠房及設備安裝調試完成。隨著行業共性技術服務平臺功能的逐漸完善,精密焊接裝備產業園的磁力效應和集聚作用將更加明顯。目前,已有多家國內外大型企業計劃在龍潭工業園布點,設立研發、生產、銷售基地。
據悉,提前“搶灘”龍潭工業園的唐山松下公司(中外合資)已在成都注冊,成立了成都松達電焊機公司。被江蘇省科技廳認定為自動化工程技術中心的昆山華恒焊接設備正在與三方電氣協商,準備租賃部分廠房成立成都分公司。楊慶軒表示,產業園還將利用新產品的開發推廣及合作渠道,帶動上游微晶技術、高導磁硅鋼材料、重化工原材料等和焊接制造的配套產業以及下游機電加工、電子控制裝備、粉末冶金加工的發展。
據業內人士分析,預計3~5年,“精密焊接裝備產業園”將形成西部最大、全國有影響的精密焊接特色產業群,工業總產值可達到8億/年,遠期目標超過20億/年,成為國內一流、國際同步、對國內外行業與市場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精密焊接裝備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