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機 MO-3316型工業包縫機維修與調整
- 傳動受阻,噪聲變大
- 斷針、斷線、跳針
摘要:本文結合重機 MO—3316型工業包縫機使用中出現的主要故障現象,介紹幾種故障的排除方法和各部位的調整要領。
重機 MO—3316型工業包縫機為五線包縫機,在使用中的常見故障現象主要表現為以下3方面:①傳動受阻,噪聲變大;②斷針、斷線、跳針;③線跡不良,包縫抽皺。
對這類故障我們應首先檢查機器轉向是否正確(從飛輪方向看應為順時針轉動),如反向應立即糾正,以免機件損壞。在排除電機故障的前提下檢查各機件有無松動,平時要做到及時緊固松動的部件。接下來主要是檢查潤滑系統,首先觀察油窗處在機器使用中是否有油花噴濺,如不正常則檢查油泵是否停轉或濾網堵塞,注意每年至少清理機油濾清器和油泵濾網上的污物二三次,如機油泵損壞要及時更換。經常檢查油尺處機油量是否合乎要求,當油面低于下紅線時要及時加注專用潤滑油(重機 NO.7)至上下兩紅線中央處。上彎針軸套和機針針桿軸套處5~7天應手動注油一次。
在使用中出現上述故障時還應同時檢查機針選用是否正確以及彎針是否松動或相互摩擦。此型號包縫機應選用DC×27系列機針,DC×1系列機針也可使用,但應保證與彎針的正確配合間隙。
發生此類故障的主要原因在于機針與彎針配合是否正確以及差動送布的調節是否到位。排除故障之前應首先做到正確穿線,如圖1所示。
該型號包縫機由五針牽引縫線協調配合,形成交織,完成五線平包聯縫線跡。五針是指包邊機針、鏈線機針,上、下彎針和鏈線彎針。因其運轉速度比國產機高,所以要求各機構配合更精確,調整比較復雜。五針相互配合的基本要求是:當包邊機針和鏈線機針從最低點向上回升2.5mm左右時,下彎針針尖和鏈線彎針針尖分別向右運動與包邊機針和鏈線機針在針孔上方1mm左右處重合,配合間隙約為0~0.05mm,繼續轉動手輪,當上彎針針尖與下彎針重合時配合間隙約為0~0.05mm,并同時要保證上彎針上升到最高點向左返回時機針能順利穿過線環,包邊機針與上彎針配合間隙0~0.05mm。調整步驟如下:
一、先確定針桿高度。兩根機針向上裝到位,旋松針桿固定螺釘,上下調整,使鏈線機針針尖距針板平面11.8mm,調好后擰緊螺釘即可。
二、彎針與機針配合的調整。順時針轉動手輪,使機針降至最低位再回升2.5mm左右,然后旋松彎針緊固螺釘,調整下彎針和鏈線彎針,使彎針尖與機針中心重合,其配合間隙約為0~0.05mm。調整方法:首先把下彎針針尖對準包邊機針中心,把機針往面前推0.05~0.1mm調整下彎針,然后用移動針板①將機針推到操作者面前,調整移動針板①,使機針和下彎針針尖的間隙為0~0.05mm,調整好后再擰緊螺釘;鏈線彎針調整方法同下彎針。
三、該型號包縫機上彎針可繞軸上下轉動,與下彎針和包邊機針的配合調整比較方便,方法是旋松固定螺釘,按上述配合的基本要求上下轉動和前后移動,調好后再擰緊螺釘即可。
差動送布的調節要根據縫料性質確定,縫制針織品等彈性大的縫料應采用正差動即縮短縫,縫制絲綢等光滑薄料應采用負差動即伸長縫。調整方法如圖2。
一、旋松差動鎖定螺母②,向上移動差動調節撥桿①可進行伸長縫,向下移動可進行縮短縫。
二、若要微調差動調節撥桿①時,可以使用差動微調螺釘③來調節。
三、伸長縫的最大差動比為1:0.8,縮短縫的最大差動比可達1:1.9。0以上的刻度為參考刻度。
四、以上應反復調整并用縫料試縫,合適后擰緊鎖定螺母②。
斷針故障,若機針與彎針的配合調整好后,一般是由于機針的強度和剛度不夠所致,應確認機針的選用是否得當,縫制中厚料時請選用DC系列14#或16#機針。
斷線故障,若機針與彎針的配合調整好后,一般是機針沒有正確安裝或穿線不正確以及縫線張力太大所致。首先機針向上裝到位,保持長槽朝向操作者。正確的穿線方法如圖1所示,注意當使用尼龍等較弱縫線時,縫線要直接通過夾線器上方的中間導線器,不要纏繞。
對于跳針故障,首先檢查機針選用和安裝是否正確,如機針彎曲或彎針磨損嚴重,要及時更換,再按照要求調整好機針與彎針的配合。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