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萬家德國企業急著要賣
到境外設辦事處或開分公司,已被越來越多的民企列入國際化戰略部署之中。如今,有另一種不同的國際市場開拓方式開始進入泉州民營資本的視野,即花費盡量少的資金,直接到其他國家收購當地的中小企業,實現對當地市場的高密度覆蓋。
記者上周在第12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上獲悉,德國有上萬家中小企業在5年之內準備出售,而且價格相對便宜,中國企業只需花200萬—300萬歐元便可將該國不錯的企業買下。
目前,已有數家福建企業正準備到德國收購企業,其中有企業已進入實質性洽談階段,有望不久后便可獲得德國企業的執掌權。
業內人士分析,大多數德國中小企業擁有數十年的歷史,在技術、品牌、銷售網絡等方面有很大優勢,中國企業收購德國中小企業后,結合自身生產成本較低的優勢進行國際化拓展,將在市場上取得極為有利的條件。
數家閩企已加入收購隊列,投資門檻為數百萬歐元,可借機覆蓋歐洲市場
□早報記者翁耀雄
多家閩企開始行動
該商機是德國中小企業聯合總會駐上海辦事處代表托馬斯先生在第12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上向早報記者透露的。特別的人、特別的場合,讓這一信息變得不平凡起來。
“擬參與并購的這些福建企業,有的從事服裝行業,有的生產管道,還有生產太陽能產品及節能燈的企業。其中一些企業只是和我們進行了初步的接觸,另有一些企業接觸得比較多了,有一家企業甚至已進入實質性的談判階段。”托馬斯所說的“這些福建企業”大多數都有大量產品出口歐洲市場,主要客戶基本在歐洲地區,因此希望通過收購德國的中小企業,直接進入當地市場進行銷售。
至于具體是哪些企業準備收購德國企業,托馬斯表示其與這些企業均簽有保密協議,不便透露。“最近我比較常到福建來,主要就是到這些企業去溝通相關的事情。”他說。
德方想低價出售
德國為何會有上萬家中小企業準備出售?
托馬斯說,德國兩種類型的中小企業想盡快且低價出售。“德國制造型的中小企業有幾大優勢是中國企業無法比擬的,那就是技術、品牌、國際銷售網絡以及良好的產品市場定位。但它們有個致命的缺點,就是生產成本、研發成本都很高,因為德國的勞動力成本要比中國高出很多,企業每年必須拿出收入的很大部分用于支付工資。這些企業盡管擁有很好的技術和產品,利潤卻很低,目前德國大多數制造型中小企業的利潤率只有5%%-10%%。在目前的全球市場環境下,一旦訂單出現問題,企業很容易遭遇虧損,生存壓力很大。”他說。
據介紹,在這種情況下,目前德國有不少中小企業希望通過出讓股權的方式,引入中國的戰略合作伙伴。一方面,中國制造業經過多年發展,已比較成熟,中國的制造企業相對其他發展中國家的企業而言,也顯得更為成熟;另一方面,中國企業的生產成本仍然具備較大優勢,一旦結合德國企業的技術、品牌以及成熟的國際市場網絡,將不僅保障了利潤,還能擴大銷量。這是一部分德國中小企業希望出售股權的原因,而且抱有這種想法的企業數量不少。
“另一部分德國企業想出售公司,則主要是因為企業家年齡的問題。大家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之后,進入了一個漫長的經濟重建期。在這個時期,德國涌現出無數的企業家,成為經濟建設的主力軍。這些企業家多數出生于上世紀中葉,目前已經進入退休年齡。他們不想再辛苦經營了,想休息一下。如果這些企業家的子女沒有興趣或者沒有能力接過他們的公司,那么賣掉公司,將所得收入作為養老資金,對他們而言是個不錯的選擇。”托馬斯說,“我們協會做了粗略統計,大概有1萬家這種類型的企業準備在5年之內出售。對中國企業而言,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因為德國的這些企業家已經迫不及待了。他們已經年邁,無法再管理公司了,寄希望于盡快將公司賣出去。”
利于覆蓋歐洲市場
上萬家德國企業待價而沽,究竟是“物超所值”還是“便宜無好貨”?內行人認為,關鍵要看收購方的目的是否在于覆蓋歐洲市場。
據分析,德國是中國在歐盟的重要貿易伙伴,該國的經濟實力在歐盟經濟體系中位居前列。德國企業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控制著西歐其他國家的零售和批發市場。在東歐市場方面,由于歷史上的東德與匈牙利、波蘭、捷克等東歐國家有著密切的貿易關系,眾多德國公司在東歐市場擁有很成熟的市場銷售渠道。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中國企業收購德國企業之后,拓展歐洲市場將會非常有利,不僅可以往西歐擴張,還可以到東歐拓展,況且德國本身也是一個很大的消費市場,居民購買力強勁。
“德國是一個出口強國,多數企業不僅擁有歐洲的市場銷售網絡,還擁有遍布全球的網絡。大多數德國中小企業的產品能出口到二三十個國家和地區。比如在阿聯酋、沙特等中東國家,或者在巴西、阿根廷等拉丁美洲國家,都可以經常見到德國出產的產品。中國每年也有大量的企業從德國進口生產設備。收購德國企業后,中國企業很可能就擁有了一個現成的國際市場網絡,屆時,產品仍然可在中國生產,然后運到德國貼牌并銷售。在物流配送方面,德國的漢堡港是歐洲大港,貨物可很方便地運到德國,經貼牌工序后,再迅速運往各個目標市場。德國到東、西歐市場均有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貨物運抵德國后的幾個小時之內便可送到東、西歐的很多國家。”該人士說。
據介紹,德國的很多中小企業有比較長的歷史,有些甚至達半個世紀以上的歷史,是老品牌企業,其與客戶建立起幾十年的信賴關系,對中國企業在當地市場的發展會極其有利,而且收購方還可獲得其品牌的無形資產。此外,收購德國企業后,收購方的產品就成了“德國制造”,容易提升產品在各地銷售的附加值。
“目前,中國有很多企業為德國公司做貼牌加工,德國公司在當地的銷售所得利潤是中國企業利潤的好幾倍,甚至十幾倍。”知情人士說。
業內人士認為,收購德國公司后,中國企業可獲得德國企業先進的技術和設備,這對中國企業而言將起到很好的互補作用,而且一些較高端的產品,還可通過德國公司引入中國市場銷售。
權威解讀
如何收購德國公司
德國中小企業聯合總會特別支招
□早報記者翁耀雄
上萬家德國中小企業待價而沽的機會擺在那里,“如何找到這些德國企業、怎么進行收購”的問題同樣也擺到了福建企業的面前。為此,早報記者專訪了德國中小企業聯合總會專業人士,請他作權威解讀,希望能給福建相關企業提供參考。
收購德國中小企業,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一般在4—6個月內就可交易完成。不過,這個過程并不簡單,中國企業應該謹慎行事,以降低風險。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