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鞋企訴求聚焦出口退稅調整
9月9日,國家商務部有關負責人一行現身泉州,作為國家宏觀調控的決策層之一,在兩天時間里,商務部一行對泉州民企的生存狀態進行調研,并對下半年的宏觀經濟形勢進行詳細解讀。
而商務部一行的到來,也讓泉州民企的訴求有了最短的上疏通道。
泉企訴求聚焦出口退稅調整
對于商務部一行的到來,泉州企業家自然不愿放過這個向最高決策層直抒胸臆的機會,從去年以來,隨著國家出臺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泉州民企的生存空間日顯逼仄。因而,據一位與此次商務部一行有過直接接觸的企業代表介紹,泉州的民企代表對當前企業所面臨的問題反映,以及利益訴求的表達,都表現得異常的執著。
焦點集中在出口退稅的調整上,泉州恒泰鴻偉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蘇文濱告訴記者,在與商務部接觸之前,幾個協會的代表在私下的交流中就已經達成共識,將對商務提出上調出口退稅率的請求。
泉州民企提出上述要求的理由很簡單:外貿企業已經到了生死關頭,急需國家出臺扶持措施,而出口退稅上調是最直接有限的策略選擇,見效時間快,給企業帶來的是真金白銀的利潤。
在提出上述請求時,泉州的企業代表言辭甚為講究。一民企代表告訴記者,在提出請求時,他的用詞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期盼能夠打動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而福建省輕工藝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泉州輕工工藝品進出口(集團)公司董事長范柳青為了更好地說明輕工工藝品并非傳統意義的污染行業,更是隨身帶上了一大袋子樹脂工藝品。
對出口退稅進行調整并非僅僅只是企業家們的訴求。據上述民企代表介紹,泉州市常務副市長廖小軍也代表泉州市向商務部提出了三大訴求,其中之一就是希望能夠提高出口退稅率。
泉州市對出口退稅的關心并不難理解,此前,泉州市市長朱明曾不止一次表示,泉州正遭遇史無前例的多重困難和問題。而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泉州市財政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19.3%,增長速度已經出現下滑趨勢,企業所遭遇的困境,已經傳導至官方的財政收入,從泉州經濟發展的角度,官方對民營企業的生存狀態關注,以及盡可能地為民企爭取相對寬松的生存環境,在情理之中。
國際需求下降,外向型企業依舊艱難
實際上,商務部方面對目前泉州民企所面臨的困境的了解,早已不需要企業代表們用激烈的言辭來加以描述。在赴泉之前,今年7月,商務部有關負責人就已對溫州進行過一場調研,對目前國內外貿企業所面臨的問題進行全面分析。
蘇文濱告訴記者,從這次商務部的調研來看,國家高層對于目前泉州民企所遭遇的困境看得很清楚,“商務部有關領導認為上半年的經濟出現高位回落,有利于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產業升級,也暗含著倒逼企業進行升級的意思,之所以采用不利于企業發展的宏觀調控政策,主要是因為前幾年GDP的增長建立在高耗能的基礎上,原來的發展道路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對于企業關心的下半年的經濟走勢,商務部方面認為,因為世界經濟在下半年有可能進一步放緩,國際需求下降,而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可能會進一步加深,包括泉州民企在內的國內外向型企業的日子可能還要更為難過,這種形勢有可能持續到明年上半年。為此,商務部有關領導提醒泉州企業要把困難想得多一些,把準備做得更充分一些。
目前宏觀環境對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最為不利,因此,有不少業內人士對勞動密集型產業是否會遭國家扶持政策拋棄表示擔憂,而此番商務部方面則給泉州民企吃了一顆定心丸。上述企業代表告訴記者,商務部方面已經明確表示,勞動力資源豐富是中國最大的優勢,這個優勢不可能放棄,這也決定了勞動密集型產業必然是國家長期扶持的產業,產業結構調整的目的并不是要淘汰傳統產業、搞新興產業,而是要用新興技術裝備傳統產業,使產業走向高端。“現在國家宏觀調控的思路是一保一防,勞動密集型的傳統產業就是屬于國家要保的部分,對此,商務部叫我們不必過分擔心,只是要注意做好污染控制。”
對于泉企提出的多項訴求,商務部方面表示,其中的多個問題他們都已經在研究之中,現在企業面臨很多困難,但只要撐過這段時間,以后的路就會更寬。“企業自己也要利用好這次結構調整的機會,長遠來看,企業要做大就必須跨國發展,接下去,中央會對企業走出去和技改進行力度更大的扶持,企業應當利用這個契機走出國門,成為一個在國際上叫得響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