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兌歐元創歷史最大跌幅 人民幣兌美元破6.81創新高
昨天,來自國家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受國際油價大幅回升、美元走弱影響,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8009,較前一交易日走高234個基點,再度創出匯改以來新高。
不過,紐約匯市周一后市,歐元從周五尾盤的1.4480美元,升至1.4807美元,盤中一度觸及1.4867美元的高點。分析師稱,這是自1999年歐元誕生以來,美元兌歐元出現的單日最大跌幅。
細數下來,美元反彈才僅兩個月零5天。而此前,市場估計,“這波‘中期反彈’或許會持續的更久,至少半年,甚至兩年。”
但眼下市場開始相信,美元在今年持續反彈的可能性正在降低。
持最新觀點者的理由,并不是說世界其他地區的經濟情況突然改善了。事實上,處于歐元區的意大利昨天剛剛把2008年經濟增長目標從6月份預期的0.5%下調至0.1%,日本和澳大利亞的經濟前景也依然疲軟。
美元呈現下降趨勢更大程度上是內因在起作用。在美國政府大規模救助方案給金融市場帶來最初的喜悅過后,美元的真實前景也開始浮出水面。政府部門將買入大量不良資產,此舉將耗費巨額的財政收入,令美國經濟背負沉重的負擔。
美元走軟,顯然可令美國政府還債的成本降低。
流動性充裕的中國考慮的,顯然不是債務問題。
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周二在新浪金麒麟論壇上指出,中國應該制定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目標,并且只在匯率超出目標區時才加以干預,“我個人認為應該是在一個管理的目標區域浮動。”
他補充道,中國政府應該給予市場更大余地,加大放開利率的步伐。成思危還表示,實現人民幣完全可兌換為期不會太遙遠。
公開資料顯示,美元指數在2008年7月18日啟動了此輪上漲行情,連續突破了半年線和年線的關鍵阻力位,當日美元指數突破75關口,這也被認為標志著此輪美元中期反彈的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