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貨行業標準預計年內出臺 二手貨不能充當尾貨賣
一項關于規范尾貨市場的標準日前已在商務部主持召開的會議上通過專家審訂,并報商務部等待批準。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洪濤昨天介紹,該標準預計年內出臺,屆時將對尾貨市場進行有效的規范。
尾貨標準通過專家審訂
尾貨市場標準從去年即開始起草,目前已經過了四次研討,日前商務部市場體系司召集專家對《尾貨市場的經營管理技術規范》進行了審訂。“這項規范對尾貨及尾貨市場進行了界定,也對尾貨市場的經營環境提出了要求,并要求尾貨市場的發展要符合當地城市商業網店的規劃要求。”洪濤教授告訴記者,日前該規范已通過專家審訂,并報商務部批準,預計年內將正式出臺。
洪濤說,一旦尾貨市場規范出臺,將要求所有經營尾貨的市場必須在市場出入口標明“尾貨市場”,“不能今天賣二手貨,明天賣尾貨,那市場不就亂了嗎?”
尾貨市場將設立準入門檻
從去年開始,北京的尾貨市場逐漸呈現繁榮態勢,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僅做尾貨服裝生意的市場已近10家。在購物論壇發現,去尾貨市場淘貨的人也日趨增多。值得一提的是,9月26日,在木樨園商圈又將誕生京城首家尾貨鞋城。這家名為“天蘭”的尾貨鞋城,是百分百鞋業在京城市場尋求的新突破口。鞋城總經理吳大局透露,該尾貨鞋城80%為尾貨,同時,商家還投放了20%的新品。為了搶占市場份額,該鞋城的皮鞋價格多在50多元到100多元不等。
不過,關于究竟什么是尾貨,不少消費者并沒有概念。“只要東西便宜,質量又好,是不是尾貨又有什么關系呢?”一位消費者如是說。
對此,洪濤表示,尾貨與正貨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規范尾貨市場,能夠促使企業之間進行有序的競爭。而尾貨銷售的產品必須是有可靠來源的真正尾貨,經銷商必須具有通暢的尾貨鞋產品的渠道,具有強力的尾貨集中能力。業內人士認為,一旦尾貨市場行業標準訂立,將為尾貨市場主辦方和經銷商戶設立準入門檻,濫竽充數的商家有望被清除,二手貨也不能再充尾貨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