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機械生死局 究竟是誰在暗中洗牌
美國次貸危機可能從鄰國迂回傳播過來,由虛擬經濟到實體經濟,現在也許是紡織機械最為關鍵的時刻。
2008年紡機展不復當年熱鬧景象
生意社9月23日訊 談到今年紡織機械(下稱紡機)生意,江蘇的老王一臉愁容。“工廠關了,賣了沒人要。借錢銀行不借,高利貸太高。”老王原是江蘇一家紡機企業的老板。這不是一個特例,記者在聯系北京紡織機械廠和北京第三紡織機械廠時,一家網站所留的電話是空號,另一家接電話人員說:“我們已經不做什么紡機了。”自去年開始的紡織行業的不景氣已經像瘟疫一樣擴散開來,很快的紡機行業也被傳染。而最重要的是中國的裝備制造業最終能不能扛過這次災難。
紡織行業:零利潤后是什么
經老王介紹見到了老吳,初見老吳目光就被他兩邊的鬢角吸引了,看到我看著他的鬢角出神,老吳笑道:“以前沒有這么白的,這幾個月太操心了。”老吳原來是江蘇省吳江市的一家紡織工廠的老板,“現在世道不好,以前為一些大品牌貼牌利潤也能達到4個點左右,可現在不行了,(今年)年初我就感覺今年情況不好,定了3個點的目標,到6月份一算,才有1個點,照這個情況年底能有0.3個點就不錯了,最后和家里人一合計,把紡織工廠賣了。”談起賣廠老吳感嘆道:“真是舍不得,做了20多年,有感情了!”
吳江市紡織協會秘書長蔡艷華認為,現在大多數企業都在苦苦支撐。本來長單是大企業的命脈,現在好企業也是不敢接長單,在電價、染化料價格猛漲,以及人民幣升值的過程中,接長單子就意味著虧本!而短單子利潤也很薄!企業壓力很大!根據浙江省工商局提供的資料顯示,浙江省有2/3的紡織企業平均利潤只有0.02%。原材料繼續上漲,漲幅在10%左右,產品價格上漲僅2%,這不是中國紡織行業的問題。從今年6月開始,許多歐洲服裝品牌就開始打折,由巴黎到上海,由上海到北京,9折到8折,8折到5折,到現在甚至可以到4折或者3折。與此對應的是,向來以信譽好、出價相對合理的歐洲客戶,開始延遲付款或不聯系。根據科法斯的客戶統計稱,在西班牙的鄰國葡萄牙,企業延期付款的情況增加了兩倍。在北歐的丹麥,企業破產從年初以來上升了25%。
根據歐洲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今年6月,歐洲通貨膨脹率已經上升到4%,創下歐元1999年問世以來的最高位,遠遠高于歐洲央行制定的2%的中期目標。在幾個最重要的經濟體中,除了德國的通脹率勉強維持在3.3%以外,英國、法國、意大利的通脹率都已經接近或達到4%,西班牙通脹達到5%,這或許可以間接說明為什么紡織行業進入破產潮。而現在中國紡織業的困境正在向紡機行業快速蔓延開來。
挺過去是天堂
由于紡織行業和紡機行業的上下游相關性使得紡機行業迅速的被感染,據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統計,截止到2008年5月底,紡機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現行價格)218.95億元,同比下降0.61%;產品銷售收入211.03億元,同比下降0.45%;利潤總額9.09億元,同比下降18.96%(減少2.13億元);虧損企業198家,虧損面為20.50%,虧損額為2.32億元,同比增長159.48%;產值利潤率為4.15%,同比下降0.94個百分點;人均利潤5853.80元/人,同比減少1317.80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