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出口童鞋將面臨更高安全標準
近日,美國《消費品安全改進法案》正式開始生效。盡管此項法案是針對所有進口和在美國銷售的兒童用品,但就童鞋而言,美國進口的童鞋中約8成左右是中國制造的,該法案的頒布實施對中國童鞋出口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新法案主要在四方面提出了改進:對兒童用品中的鉛含量和鄰苯二甲酸酯的限量要求;強制由經認可的第三方檢測和認證;強制性追溯標簽要求;加重違規(guī)處罰力度。
根據(jù)法案,兒童用品涂料中鉛的限值變化將縮小近十倍,從目前的0.06%降低至0.009%;永久性禁止兒童用品中含有超過0.1%的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EHP)、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及鄰苯二甲酸丁芐酯(BBP)三種物質。
此外,某些兒童用品需接受經過授權的第三方檢測和認證。出口貨物需隨附每批適用證書,并發(fā)送證書副本至任何接收該用品的經銷商或零售商;每本證書至少需包括產品制造、測試的日期和地址、檢測機構聯(lián)絡資料等信息。商會有關人士表示,以上強制措施必然增加出口成本,使出口手續(xù)更加繁雜。
法案還規(guī)定,兒童用品生產商需在產品及其包裝上貼上永久的清晰標記,包括這些產品的生產日期、批號信息及產品的其他識別特征,以便于采取回收行動或通報時更好追溯來源。該要求于法案生效當日起一年后生效。據(jù)悉,違反《消費品安全改進法案》將被處以最高10萬美元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