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鞋在俄突遭“冰封” 鞋商不言放棄
9月11日晚,俄羅斯官方以打擊“灰色清關”為由,對莫斯科地區的阿斯泰市場進行了突擊檢查,查封了華商在倉庫里的鞋、服裝、襪子等日用品,貨品價值高達20億美元,其中四川鞋產品被查封的金額超過了1億美元。
在此次事件中,成都制鞋企業究竟受到多大影響?成都鞋廠老板們會不會因此放棄俄羅斯市場?記者為此特意進行了調查。
鞋老板趕往俄羅斯
事件發生后,中國政府迅速作出反應,商務部外貿司、歐洲司以及海關總署方面立即展開調查。9月22日,國家商務部專門就此事件在溫州舉行了座談會,由于本次查封所涉及的數量和金額相當大,商務部正在與俄方面進行積極的磋商,商務部相關官員透露,目前國家已采取了多種措施,商務部副部長于廣洲還將在近日約見俄羅斯駐華大使,阿斯泰市場有希望在近日得到一個相對滿意的解決。
據了解,目前除了部分通過正規渠道進入俄方市場的企業已經收到退貨外,大部分成都鞋廠和代理商目前還只能處于觀望狀態,不少被暫扣了產品的成都鞋廠老板也專程趕到俄羅斯了解情況。
鞋企總體損失不大
“這次阿斯泰市場查封事件中,成都鞋企的損失并不是最大的,損失最大的是溫州。”談到阿斯泰市場查封事件,中國女鞋之都一女性工作人員表示,事件對成都鞋廠影響不是很大,因為成都各大制鞋企業都選擇了正規清關,所以出口的鞋子不會遭遇類似查封事件。據她了解,此次只有5%-10%的成都鞋企出口到俄羅斯的鞋被查封。
同時該工作人員表示,即使有部分成都造鞋子被查封扣押,受損失最大的也是這些鞋子的代理商,而不是成都本土制鞋企業。當然,一些小規模的鞋廠可能受到重創,甚至會因為資金鏈的斷裂而倒閉。但目前小規模鞋廠或許還能設法周轉資金,所以這樣的影響并不是立即表現出來。
不放棄俄羅斯市場
盡管有一些成都鞋企在本次事件中受到了損失,但記者了解到,其中多數人并不打算就此徹底放棄俄羅斯市場。打拼多年的經銷商王女士說,自己已在俄羅斯做了近10年生意,現在突然放棄并不是辦法,只有以后通過規范市場運作來徹底解決后顧之憂。“不光是我,恐怕整個中國制鞋企業的老板都要好好反思一下,將來出口方向到底應該如何調整!”成都順永鞋業有限公司孫老板說。雙流金花鎮一小型鞋廠負責人劉先生也表示,由于俄羅斯目前正在積極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所以對其國內貿易市場肯定會作出調整,所以今后在工廠產品轉型方面要多加思考,盡量規避出口俄羅斯市場可能存在的風險。
雖然此次事件對成都鞋企總體影響不大,但卻引發了成都鞋企的一場“地震”——成品鞋還要不要出口到俄羅斯?在整體經營思路方面應當如何調整?為此,在即將舉行的中國女鞋之都國際采購節上,有關部門將組織“中俄經貿良性發展與安全物流國際研談會”、“一對一貿易配對會”等活動,幫助成都制鞋廠商拓展海外市場。
新聞背景
阿斯泰(ACT)市場是俄羅斯最大的日用品批發市場,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這里就成為了中國商人的淘金寶地,也匯聚了大量的成都鞋經銷商,每年有超過千萬雙成都鞋從這里流向莫斯科及東歐。阿斯泰市場絕大多數商品都是通過“灰色清關”進入的,為了避開復雜的通關手續,專門的清關公司會采取其他方式來逃避關稅,實質上也是一種違法活動。
從2007年4月1日起,俄羅斯政府開始陸續頒布了一系列新政,包括禁止外國人在露天市場從事零售經營,嚴重沖擊了當地的數萬華商。但由于在俄羅斯國內對這項政策也有著不小的爭議,因此具體措施一直遲遲未能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