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皮鞋將設“消息樹”
隨著國際市場需求減弱、人民幣匯率升值、成本增加等多重困難疊加,持續增長的浙江外貿發展仍面臨較大的挑戰,其中國際貿易摩擦增多已成為主要障礙之一。從昨天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1~8月份,我省已遭遇國際貿易摩擦涉案數55起,涉案金額已超過10億美元,同比增長均在40%以上。
三成國際貿易摩擦源自浙江
近段時間來,紹興一家空調用截止閥公司負責人一直憂心忡忡。忙著聯系國外客戶,又忙著請教律師和主管部門,復雜的調查問卷也要一頁頁小心填寫。因為今年上半年,美國發起了對中國輸美空調用截止閥及其零部件的反傾銷調查,全國兩家涉案企業,都集中在紹興地區,涉及金額達1500萬美元。
“做了這么多年的外貿,沒想到這回竟然輪到我們了。”該公司負責人說。湖州一家標準鋼管企業負責人也有同感。今年年初,該公司收到美國政府關于核查反補貼調查的通知,之前加拿大政府也已發出同樣的核查要求,最近顯示的仲裁結果并不樂觀。“一下子輪到兩個調查。”
浙江是我國的外貿大省,也是遭遇國際貿易壁壘的重點地區。今年來,浙江企業屢屢接到類似的消息,越來越多的行業受到牽連。今年7月,歐委會發布官方公告,宣布對原產于中國的無縫鋼管進行反傾銷調查。這是去年以來,歐盟對中國鋼鐵產品和制品的第7起反傾銷調查。同月,美國商務部又中國后拖式草地維護設備及相關零部件發起反傾銷反補貼合并調查(“雙反調查”),這是美國對我發起的第12起(今年第4起)雙反調查。5月,南非國際貿易管理委員會也要求對原產于或進口自中國的不銹鋼洗滌槽進行反傾銷調查,寧波很多企業也涉案其中。澳大利亞也對中國的衛生紙發起反補貼調查,浙江企業也難幸免。
據省外經貿廳最新統計,2002年~2008年8月,我省共遭遇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以下簡稱“兩反一保”)和“美337調查”等貿易摩擦案件296起,占全國總案件數的三分之一;直接涉案金額近60億美元,約占全國的四分之一。
紡織、機電、輕工影響最大
隨著外貿的擴大,國際貿易摩擦強度也在不斷加大。2007年以來,我省涉案金額超千萬和上億美元的案件較以往有較大幅度提高。其中今年1~8月,我省涉案金額超過1000萬美元的案件已有17起,其中美國對華螺釘、螺栓反傾銷案和歐盟對華蠟燭、化纖布反傾銷案涉案金額高達1.36億美元、9728萬美元和3.28億美元。
從行業看,紡織、機電、輕工是我省受國際貿易摩擦影響最大的三大行業,而三者正是出口的重頭項目。2007年以來,機電產品已成為涉案最多的大類商品;機電產品中有緊固件、鋼管、眼鏡、打火機等百余個商品均遭遇過貿易摩擦。
同時,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成為浙江出口經營主體和浙江外貿出口新的增長點的同時,也給浙江外貿經營秩序帶來了嚴峻考驗,它們曾經引以為傲的塊狀經濟卻頻繁成為國際貿易摩擦指向區。
據調查,2002年到2007年,全省共有200余只出口產品遭遇了國外“兩反一保”和“337調查”,其中不少案件頻繁指向我省塊狀經濟。如溫州、寧波的打火機產業,蕭山、紹興的聚酯產業多次在其主要出口市場遭受了反傾銷調查。再如,嘉興的緊固件、舟山的水產品、黃巖的橘罐、溫州的鞋業等也都不同程度地遭受了來自其主要出口市場的國際貿易摩擦。
“除了國外的本國貿易保護,我省出口產品技術含量低、核心競爭力缺乏是引發摩擦的內在原因。”省外經貿廳公平貿易局相關人士表示。目前高新技術出口比重只占6.5%,限額以下出口(出口額在500萬元以下)企業占83%。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