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推動金融創新助中小企業融資
生意社9月26日訊 25日舉行的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行長聯席會議上,多家商業銀行行長表示,要把支持中小企業金融業務作為今后工作的重點。同時,各家商業銀行已通過政策傾斜、產品創新等方式,在發展中小企業融資領域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
融資難制約中小企業發展
中小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光大銀行行長郭友指出,國民經濟中,占企業總數99.8%的中小企業貢獻了國內生產總值的60%,創造了75%以上的城鎮崗位、53%的稅收收入。
與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相比,在融資上中小企業卻處于絕對劣勢。郭友指出,我國中小企業貸款僅占全國金融機構貸款的22%。在上市公司中,中小企業數量約占滬深兩市公司的9%,而融資額占比僅為3%。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來,從緊貨幣政策的執行增加了中小企業融資的難度。與此同時,由于商業銀行競爭的日益激烈,不少股份制商業銀行已經將發展中小企業融資作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多項創新助中小企業融資
會議上,多家銀行行長表示,商業銀行正通過加大金融創新步伐,發展并創新中小企業貿易融資手段和信貸產品,提高中小企業貸款覆蓋率。
浙商銀行行長龔方樂介紹,浙商銀行在發展小企業貸款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在機構設計上,該行設計了為中小企業提供信貸服務的專營機構,包括設置專業經營小企業業務、不經營大中企業業務的專營支行;以小企業業務作為重點業務和特色業務的特色支行;以及在分行或綜合性支行設立的,只經營小企業業務的營銷部門。
同時,該行推出一項名為“橋隧模式”的業務,這項業務適用于高科技小企業或高成長小企業。該業務在銀行、中小企業和擔保公司傳統融資模式基礎上,導入了第四方,當小企業無法按時償付貸款時,第四方將以股權收購等形式進入,為企業償付銀行債務。龔方樂介紹,杭州兩家高科技和高成長小企業已根據該業務模式獲得1000萬元融資,目前企業成長良好。
郭友介紹,目前光大銀行推行以中端市場為基本定位的業務轉型,從資源配置、管理體系、營銷策略、績效考核等方面對中小企業融資予以傾斜。在光大銀行4500億元的總授信中,中小企業授信達1800多億元,對中小企業授信占比超過了40%。
此外,針對中小企業的融資特性,光大銀行設計了針對中小企業資金需求“短、頻、急”特點的“陽光快捷貸”產品、針對中小企業貸款擔保難的“陽光擔保易”產品、突出信用嫁接和風險控制的產品“陽光全能票據”,以及針對鋼材貿易、化工、機械、外貿、紡織服裝、電子信息和汽車配件等行業的“陽光行業套餐”等產品。
華夏銀行副行長王耀庭介紹,該行成立以來就以中小企業客戶為主。截至今年6月末,華夏銀行的中小企業貸款余額占全部貸款余額的60.68%。其中中型企業客戶3853戶,貸款余額占比44.47%;小型企業客戶2246戶,貸款余額占比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