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縱論縫機“價格戰”問題
非誠信交易催生“惡性價格競爭”
目前,行業市場中出現的“低價競爭”和“應收款”等問題已經嚴重地困擾著制造企業和經銷商,阻礙了我國縫制機械行業的整體發展。
一些經銷商往往為了達到追求銷量、追求市場份額的目的,而有意無意地以“低價”、“欠款”的操作方式進行市場競爭。例如:在某整機經銷商已經與某家服裝企業達成設備供求協議的情況下,如另一整機經銷商得知信息后,會附加更為“優惠”的條件,甚至不惜壓榨自身的利益空間以“零首付”為條件搶奪客戶資源。在獲得訂單的同時,也在自己身上打上了“惡性競爭”的烙印。
就行業中存在的這種現象,一些企業提議,行業協會可以借助行業相關專業媒體進行輿論監督,對市場中一些不誠信的企業和個人進行曝光。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對這些方面加強正確的引導,讓行業市場的形成一種健康的競爭狀況,讓市場主體加強自律,這無論對于行業內的制造企業還是經銷商,甚至是下游企業都是不無—裨益的。
請尊重區域代理制存在的合理性
“低價競爭”的出現與部分制造企業一些“非常規”做法有關的。
就以縫紉機的銷售為例,如果訂單交易量超過200臺時,有些縫機制造企業往往會選擇跳過當地的經銷商,而直接與服裝企業進行聯系、接洽,其理由是要對大客戶給予相關的技術和服務支持,從而采取了“直銷”。
雖然縫機生產企業采取這樣的經營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省去企業應該給經銷商的利潤空間,形成了產品的相對低價,從而獲得了大訂單,但這樣的做法不但導致了縫紉機產品整體價格的降低,同時也造成了局部地區產品價格混亂,嚴重擾亂了行業市場的秩序,違背了區域代理制度和理性,讓區域經銷商在當地市場難以為繼,最終損壞了該品牌在當地市場的形象。所以,尊重區域代理制存在的合理性;是目前規范我國縫制機械市場的重要環節。
現在是規范市場環境的時候了
近年來,我國縫機業實現了高速發展,所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但行業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目前,我國縫機業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實現行業新一輪的發展,因此,我們關注的重點應該是如何實現制造企業的差異化生產,提高企業產品的科技含量,實現企業和產品的準確定位,做到“專業”。
產品的同質化所導致的是眾多企業對行業細分市場的你爭我奪,最終走進了“死胡同”。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