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制衣工業文化
(一) 香港制衣業的發展過程
生意社9月28日訊 一九五零年,香港只有41間制衣廠,雇用1,944名工人,約占本港工廠總數2.8%及占本港制造業雇員總數2.4%。在五十年代,大量資金、創業人才和廉價勞工從中國涌入,本港制衣業藉此迅速發展。
制衣業在六、七十年代繼續蓬勃發展。六十年代初期,制衣業超越紡織業成為出口收益最大的工業,也是制造業中雇員最多的工業。由于制衣業涉及較為勞工密集的工序,該工業蓬勃發展的主要因素是那幾年間本港有大量廉價勞工供應。但是,香港的工資現己提高,而工資低廉的亞洲競爭對手也發展了制衣業,廉價勞工這個優點便隨著時間的過去而逐漸消失。出口數量受到限制,加上生產成本相當高昂,促使制衣業提高產品質量,增加出口項目的價值及發展新產品,其中包括用各種混合纖維制造的高檔時裝。
八十年代制衣業因應市場對高質素及時髦服裝的需求,繼續發展?,F在生產的服裝,由高級時裝至簡單的衣服配件,應有盡有。在出口市場上,制衣業面對激烈的競爭,因此越來越明白到自動化生產的重要性。很多制造針織衣物的廠商裝置了電腦輔助設計儀器,以及自動化電腦輔助針織機器。在其他成衣制造方面,較大的工廠也通常設有電腦輔助紙樣放碼及排嘜機器、繪圖機以及自動裁剪機。
近年本地制衣業己逐漸向高檔市場發展,并建立起高質時裝的形象。香港亦成為亞太區內著名的成衣采購中心,既吸引到大批生產簡單貨式的定單,亦吸引到小量高價成衣的定單。前一類定單(受配額限制的除外)通常交予該行業設于華南地區的生產基地制造,而后一類小量高價成衣則由本地工廠生產。除了有限的外地加工,受香港的出口配額限制的產品,必須在本港制造,以符合香港產地來源規定。
?。ǘ┫愀壑埔聫S的規模和結構
在一九五零年至一九七零年間,工廠數目以平均年增率24.9%增至3,491間,雇用人數以平均年增率24.6%增至148,025名。一九七五年,香港有8,047間制衣廠(占制造業工廠總數25.9%),聘用257,595名工人(占制造業工廠總數37.9%),成為制造業中最大和最重要的工業。由一九七五年至八十年代中期,該工業以價值計算,續有增長,但占整體制造業的比例,則開始下降 :在一九八七年制衣廠的數目達到高峰,共有10,556間,但郤只占當時制造業工廠總數20.9% 。同樣地,制衣業在一九八六年所聘用的工人數目也達到高峰,共有299,932人,占當時制造業雇員總數34.5%。此后,工廠數目降至一九九二年的6,980間(占制造業工廠總數16.6%), 而同期雇員人數則降至186,607人(占制造業工廠總數32.7%)。不過,制衣業仍是制造業中最大的行業,規模是紡織業的兩倍有多。
制衣廠的規模普遍比以前小。在一九七五年之前,制衣廠平均聘用超過40名工人(一九六五年平均多達58名),但到了八十年代,制衣廠的平均雇員人數一直逐漸下降至平均每廠30名工人。
?。ㄈ┫愀壑埔聵I的出口業績
本港制衣業的產品出口值,從一九六零年的10.1億元增至一九九二年的771.56億元,平均年增率為14.5%。自六十年代起,制衣業已是出口收益最大的工業,占本地產品出口總額30% 以上。除了一九七五年全盛時期的44.6% 外,所占比重一般在30%至36% 之間。一九九二年的數字為33% 。以價值計算,香港在一九七三年至一九八五年間是世界上最大的成衣出口地區(除了一九七八年和一九七九年被意大利超越外)。一九八六年,意大利再次占第一位,并一直保持該位置。從此香港便一直是世界第二大成衣出口地區,只在一九八八年一段短時間內為南韓所超越。在一九九二年,香港隨中國和意大利之后,為世界第三位成衣出口地區。
?。ㄋ模┫愀壑埔聵I有利因素
香港的制衣業以經驗及技術見稱, 并在海外享有制造優質衣物的聲譽。制衣業有熟練員工, 可以生產各式各樣的衣物, 不但可大批生產, 也可生產特定項目。他們可以就顧客自行設計或指定的成衣樣辦提供專業意見及協助。此外, 制衣業經常因應市場需求及時裝潮流的轉變而作迅速反應, 試驗利用全新及更先進的衣料, 并深諳管理之道, 以求符合顧客的需求。
制衣廠以中小型為多, 這是制衣業的有利因素。這些工廠制造多種款式的時裝, 并能夠在一個有效率的分包網絡下, 配合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本港制衣業越來越注重品質, 并能準時迅速交貨, 因此聲譽日隆, 競爭力亦隨之提高。
香港的制衣業也得到一些輔助工業的幫助。這些工業提供線、拉鏈、鈕扣、扣件及標簽等配件, 以及一些對于生產時裝極為重要的多類型花邊。織造、針織及加工漂染廠亦為制衣業提供部份所需布料。
?。ㄎ澹┫愀壑埔聵I限制因素
和其他工業一樣, 制衣業在聘請和保留員工方面也碰到困難, 這是因為很多工人都受到正在擴展的服務行業吸引。服務行業通常給予工人較高的工資、較佳的工作環境、以及較有社會地位的感覺。隨著工資上升及生產成本高漲, 香港面對其他低工資生產地區的強烈競爭。自從一九八六年中以來, 操作員短缺問題一直未有改善。此外, 香港為離岸制造業擔起支援中心的角色, 提供設計、商品推銷、品質控制、搜集原料等支援服務, 業內郤嚴重缺乏從事此類支援服務的熟練員工。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