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鞋服業將受歐盟“REACH法規”影響
要想在2009年后繼續與歐盟做生意,所有化學品相關企業必須抓住不到兩個月的REACH法規預注冊期(截至11月30日)。近日,由省外經貿廳、市外經貿局和中國檢驗檢疫REACH解決中心聯合舉辦的全市預注冊大會再度為泉企敲響警鐘,目前,泉州市僅有兩家企業完成REACH法規預注冊。而余下的大批企業若不把握最后時機,很可能將在3-11年的時間內無緣歐盟市場。
預注冊須在11月底前完成
REACH法規全稱《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許可和限制法案》,根據這一法案,歐盟將對進入該市場的所有化學品進行預防性管理,以保護人類健康和環境安全,其規范對象不僅包括3萬多種化學品,還包括化學物質制造的500萬種下游產品,涉及石油、化工、醫藥、農藥、紡織、服裝、玩具、鞋、家具、機電等行業。據不完全統計,泉州市受該法規直接影響的企業有260多家,而間接受其影響的出口企業數量則難以統計。按照REACH法規“無數據,無市場”的原則,如果相關企業沒有在11月30日前進行預注冊,從2009年起將被歐盟拒之門外。
“事實上,歐盟對預注冊并沒有收費,只是代理機構需要收費,每種物質在3000-5000元人民幣。”中國檢驗檢疫REACH解決中心的專家白利強說,只有等到注冊時,才需要交納大筆費用,屆時企業的出口成本將提高5%%以上。
兩周左右就能完成預注冊
“預注冊就相當于先‘掛號’。”白利強表示,預注冊并沒有想像中的復雜,在這一階段,化工企業只要盡快和代理機構聯系,上報一份包括擬注冊的化學物質及其固有屬性的技術檔案即可,即便是復雜物質也只要約2周時間就能完成預注冊。
據外經貿部門透露,目前大多數企業尚未做好準備,而是選擇繼續觀望等待。也有企業擔心注冊費用過高,注冊過程繁瑣,出現了畏難情緒,甚至打算放棄歐盟市場,更有不少企業認為,應對法規是政府部門的事,應該由政府來組織應對。對此,專業人士指出,REACH法規針對的主體是企業,企業才是應對的主力軍。
下游企業要把握采購環節
這一階段,受法規間接影響的泉州大量鞋服、玩具等下游企業最重要的是修煉內功。尤其在采購環節,購買規范、可靠的原料是這些企業的一大要務。
以一家服裝企業為例,應對法規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布料提供商及其上游企業,了解布料的化學制劑成分、技術指標、各種化學物質含量;其次,應了解服裝銷往歐洲的下游企業,分清服裝的用途(有的是時裝,有的是勞保工作裝等)。然后按要求向歐盟提交需要注冊的物質數據和相關文件,通過進口商或代理機構完成注冊。如果該企業選擇了已經通過注冊的布料及上游廠商,那么向歐盟出口就將更加便捷。白利強預測,未來鞋服等下游企業向通過注冊的企業購買原料將是一種趨勢。
[相關鏈接]
什么是REACH法規
REACH法規,全稱《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許可和限制法案》(Registration,EvaluationandAu-thorizationofChemicals),于2006年12月13日由歐盟通過并于2007年6月1日正式實施。在其實施后的3至11年內,要求歐盟市場上約3萬種化工產品和其下游的紡織、輕工、制藥等500多萬種制成品全部納入注冊、評估、許可3個管理監控系統,實施安全監控。這意味著包括歐盟自己生產的、用于出口的和從國外進口的所有化工及其下游制品都必須進行注冊,并在被許可后方能在歐盟市場流通。有人稱,這是中國出口企業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遇到的最大技術貿易壁壘,也是影響面最廣的貿易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