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機MEB-3200S型電子鎖眼機跳針故障的排除方法
該機種跳針故障主要分為:一般性跳針、縫制開始時跳針、圓頭眼部跳針、縫制結束時跳針。下面筆者結合實際維修經驗介紹引起跳針故障的原因和排除方法。
一般性跳針
⑴ 首先檢查機針和縫線選用是否正確,機針是否正確安裝,穿線方法和縫線張力是否正確以及機針和彎針是否損壞。此機型應使用DO*558系列機針,薄料宜選用11#~14#機針,中厚料宜選用16#機針。縫線應采用鎖眼專用的三股右旋中細絲光線。機針的安裝如圖1,安裝時保持機針的長槽(引線槽)背向操作者,旋松機針固定螺釘①,把機針②向上裝到位,然后緊固螺釘①。穿線方法請對照機器使用說明書,穿線順序一般是先穿彎針線和墊線,最后穿機針線。縫線張力在保證線跡美觀前提下寧松勿緊。如機針彎曲損壞請及時更換,彎針尖有毛刺要用油石修磨,如彎針磨損嚴重也要及時更換。
⑵ 在使用棉線縫制薄料時形成的面線線環不良造成跳針(圖2)。首先適當降低機器運轉速度,按面板上的READY鍵,等此鍵上的指示燈熄滅后,再按SPEED MAX鍵,左屏顯示功能編號35,然后按右屏的“+”或“-”進行設置,縫制速度以100r/min為單位可在400~2 200r/min范圍內設定。如此法不能排除故障可調整挑線導向器安裝位置(圖3),旋松挑線桿導向器安裝臺①上的螺釘④,向上移動挑線桿導向器⑤,調整好后緊固螺釘④。相反,縫制厚料時,為改善縫料反面線跡可旋松螺釘②,向下移動挑線桿導向器③進行調整。
⑶ 機針和彎針配合間隙和同步調整不正確(圖4)。首先檢查調整機針和彎針的配合間隙,一般機針和彎針的配合間隙為0.05~0.1mm,機針和針座⑤的間隙為0.1mm,機針和支架⑥的間隙為0.2mm。縫制薄料時配合間隙越小越好。調整方法:旋松彎針固定螺釘①,調整機針②和左彎針③以及右彎針④的間隙,同時保證機針與針座和支架的間隙,調整好后緊固螺釘①。同步調整如圖⑤,當針桿從內側下死點和外側下死點分別上升3.3mm時,左右彎針尖應在機針孔上方1mm左右處與機針的中心重合。如左右彎針的同步早或遲,則調整彎針驅動凸輪③,向A方向轉動同步變遲,向B方向轉動同步變早;如左或右彎針一個早或遲,則以調整右彎針解決,調整彎針驅動軸導向器④,向上升起右彎針同步變早,向下降則右彎針同步變遲。
⑷ 分布器的開關時機調整不當或動作不暢。首先用軟刷清除彎針周圍的殘留布屑等雜物(圖6),然后,旋松分布器驅動軸導向器⑤的固定螺釘⑥,上下移動分布器驅動軸導向器,使其不與機針相碰且左右張開間隙相等,即X1=X2。調整好后緊固螺釘⑥。
縫制開始時跳針
⑴ 檢查底線抓腳和芯線抓腳上是否夾有布屑等雜物,如有要及時清除。
⑵ 檢查左右分布器安裝位置是否正確(圖7)。校正方法是移動左分布器①,使其前端二叉部的中心和左彎針的底線孔中心一致,然后旋松分布器擋塊②,調整分布器擋塊③,調好后固定;移動右分布器④,使右分布器和右彎針的內側棱線(機針側)一致,調好分布器擋塊即可。
⑶ 彎針同步時間太早,按圖4進行調整。
⑷ 彎針損傷或壓腳頭與機針落針的間隙過大。檢查修復或更換彎針,壓腳頭與機針落針的間隙調整(圖8),旋松壓腳曲柄座固定螺釘①,把壓腳曲柄②向A方向移動,壓腳頭和機針落針處間隙變小,調整好后緊固壓腳曲柄座固定螺釘①。
⑸ 機針線挑線量太少。按圖3進行調整。
圓頭眼部跳針
⑴ 適當降低圓頭眼部的縫制速度(圖9)。按面板上的READY鍵,等此鍵上的指示燈熄滅后,再按左屏下的“+”或“—”號,功能設定為36,然后按右屏下的“+”或“—”號,設定好速度值。
⑵ 機針線線環過大,彎針勾取線環不利(圖3)。旋松螺釘②,向上調整上線挑線導線器①,則針線拉出量變小,線環減小,彎針容易勾線。調整好后把螺釘②緊固。
縫制結束時跳針
⑴ 上線松線量不夠,按圖10進行調整,旋松螺釘④,向A、B方向移動上線挑線曲柄③,向B方向適當調整上線挑線曲柄③,增加上線挑線量即可。
⑵ 彎針的同步時間太晚。按圖4進行調整。
⑶ 右分布器張開量不足,按圖6進行調整。
⑷ 芯線太硬,更換合適的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