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品牌與百貨業高峰論壇在溫開幕
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經濟動蕩下,溫州品牌如何謀求新的發展機遇?昨日,中國百貨商業協會與溫州優秀鞋服企業代表達成了一項戰略聯盟,借此開啟溫州鞋服品牌與中國百貨業的深度合作之門,促進溫企品牌向高端品牌升級。
近年來,國內零售業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大型商場逐漸成為優勢品牌的主流消費渠道,并開始影響城市居民的消費潮流。作為國內民族品牌的聚集地,溫州擁有龐大的鞋服產業規模和品牌數量,如吉爾達、奧康、報喜鳥等眾多企業在品牌整體形象、綜合實力的提升上取得了新突破,但卻苦于難以全面打入商場這個提升品牌形象的最佳渠道,使品牌進一步發展受到了限制。
如何推動民族品牌的升級步伐?中國百貨商業協會昨日特地在溫州舉辦了一場高規格的民族品牌與百貨業高峰論壇,以搭起民族品牌和各百貨商業企業面對面溝通對話的平臺。論壇上,浙江、福建、廣東鞋服企業與中國大商集團、北京當代商廈等百貨業龍頭,就企業拓展銷售渠道、商場招商等方面進行溝通,并達成了聯盟意向。
與會的奧康集團總裁王振滔表示,商場是品牌發展的重要渠道,希望百貨業對本土品牌能多一些了解,多一些建議,為民族品牌提供一個平等競爭的機會和平臺。報喜鳥集團董事長吳志澤認為,眾多商場中存在有“崇洋”的現象,一些商場里一半以上是在國內加工貼牌的“假洋鬼子”,而不讓國內一流的民族品牌進駐。如何實現百貨業和民族品牌企業的合作,實現共贏?廣大消費者的民族品牌意識的培育,民族品牌自身知名度的進一步提升都是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