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等待調控的節奏
除了等待他們還有其他選擇嗎?
文/本刊記者 周一
2008年2月份,廣東東莞、虎門一帶50%左右的紡織企業倒閉或者遷廠。在虎門的街頭,萊克縫紉機董事長阮明明感覺到了逼近的危機。往年臺州產的一些縫紉機會銷往東莞和虎門,但今年這里的訂單多數已經消失了。萊克是臺州的一個小縫紉機企業,數年前阮明明從寶石縫紉機集團副總的位置上辭職,創建了萊克。阮明明希望自己能做一些高端的產品,不要再在紅海里打轉轉了。但那些努力并沒有使他躲過廣東危機的困擾。
2008年8月,臺州最重要的事莫過于中捷收購飛躍。一個行業內龍頭企業(飛躍)倒閉,最后由一位同城冤家——競爭對手中捷收購,這在國內的商業史上并不多見。此前7月份原中捷股份董事長蔡開堅因挪用上市公司巨額資金,被證監會處以5年市場禁入。一個月后這位“難兄”接納了另一位“難弟”。在臺州當地,多數飛躍的供應商們對于中捷的收購頗感欣慰,最常見的反應是“收賬有保證了”。阮明明向《創業家》表達了他的擔憂,“中捷很危險,飛躍會不會拖跨中捷?”飛躍內部對中捷的進入情緒復雜,其董事長助理陳國強對《創業家》稱,那只是中捷的說法。
據說此前有數家國內外著名企業試圖參與對飛躍的收購,但在臺州包括浙江省政府的力促下,中捷最終入主,當地政府對轄區商業的控制力亦由此可見。
7月底,“鳳凰”剛剛經過臺州,萊克縫紉機董事長阮明明指著落在地上的廣告牌說,那是“鳳凰”留下的痕跡。在接受《創業家》采訪前,阮明明特意打電話向他的主管單位下陣鎮領導請示。幾分鐘前下陳鎮工業辦主任李鋼拒絕了《創業家》的采訪要求,“今年(經濟)太困難了,我們什么也不想說。”經過20多年的高速成長之后,臺州縫紉機產業陷入了內外交困的局面,其兩大龍頭中捷鋌而走險挪用資金轉投廚衛及鋼材,而飛躍則被迫出售。重組之后,是拖跨還是走強,看起來仍舊是險象環生。而在他們之下,整個下陳的縫紉產業出路何在?李鋼還沒有找到答案。
“到7月份,該死的都死掉了,挺過來的問題都不大。”臺州經貿委主任張銳敏對“危機”表示樂觀。“一年多環境變化很大,但一些企業、行業表現不錯,比如醫療化工、汽摩、造船、模具及塑料五大產業。”
“我們制造業9萬多家企業,倒掉的只有20幾家,已經到底了,不會再出現更嚴厲的形勢了。”張銳敏向《創業家》說道。支撐這位中小企業父母官做此判斷的主要依據是:
1、臺州擁有一批70年代出生的董事、總經理,“他們思想活躍,理念與國際接軌,經營團隊已初步出現了成功傳承的端倪。”“50、60年代出生的企業家從去年開始已經慢慢退了,現在是70后主導,我們大概擁有100多位這樣的企業家,年輕人執掌企業會看未來。”
2、臺州現在擁有12家上市公司,目前準備上市的有10多家;
3、企業創新能力強,多數企業很重視研發品牌。
2008年7月,在吉奧汽車董事長繆雪中的推動下,臺州成立了“70企業精英俱樂部”,盡管外界很快冠之以“自救”,但幾位俱樂部成員不約而同的告訴《創業家》,“我們只是希望聚一聚,能交流一些經驗”,他們接受采訪的前提是“不談飛躍”。一位受訪者在采訪結束時說:“飛躍問題其實眾所周知的秘密,一個利潤不足以覆蓋財務成本的企業,有什么理由繼續活下去,有拯救的必要嗎?”對于飛躍以及縫紉機產業的嚴峻形勢,張銳敏并不愿詳談,“我們需要居安思危,居危思變”,這句話意味深長。
跳開縫配產業,張銳敏不無興奮,“現在看來我們挺過來了”,“2008年臺州進出口總額首次超過溫州,這在前幾年連想都不敢想”。“現在形勢基本明朗”。加重的語氣似乎體現了他的信心,“中央領導在浙江的調研結束后,宏觀調控下半年在浙江肯定會有變化,現在挺過來的企業應該就不會有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