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機LBH-783NV型平頭鎖眼機斷線和跳針故障維修
重機783系列主要用于針織品行業,共有3種分類,其中KU為針織類專用機種,NV為針織毛衣類帶芯線專用機種,NB為毛衣類帶芯線專用機種。出現斷線、跳線與芯線無法埋入鎖眼線跡是兩個問題,本身沒有關聯性。首先筆者就縫制針織品出現斷線、跳線問題,建議按以下進行調整:
(1)在縫制針織類彈性面料時,將針桿下降少許,以將針桿標準值較普通機型下降0.5~1mm為宜;
(2)將擺梭與機針的同步時間調遲些;
(3)將擺梭尖與機針的間隙調到0~0.05mm;
(4)使用薄料,針織、編織類面料專用壓腳。
關于芯線問題主要還在于調整,不過對重機LBH-783NV帶有芯線卷入裝置的機種,調整確實比較復雜,需要一定的基礎和耐心,只要精通普通機種,對NV機型也不難掌握,它只不過是將松線頂桿當作芯線導軸動作推桿,大盤上的軌跡由原先的一次性往復變成二次往復完成一個鎖眼,芯線導桿的動作由大盤上4塊變換凸輪控制。重機LBH-783有兩款芯線裝置,一款是一個循環鎖眼線跡覆蓋芯線;另一款是兩個循環鎖眼線跡覆蓋芯線(讀者使用的是雙眼線跡),下面就這兩款鎖眼帶芯線裝置的調整介紹如下。
1 芯鈕單線(T)的調整
1.1 芯線導桿的位置
1.1.1 左右位置
芯線導桿1露出前端的長度為12mm(圖1)。
1.1.2 前后位置
芯線導桿與機針的距離前進時為4.5mm,返回時為3.5mm(圖2)。
1.1.3 調節方法
(1)旋松導桿固定螺釘2進行調節。芯線導桿的頂端過分靠近縫料,變換基線時就會碰壓腳;芯線導桿的頂端過分遠離縫料,芯線的卷入性能就不好。
(2)鎖眼時,芯線導桿前端應成為針擺幅的中心。
(3)旋松芯線導架的固定螺釘,調節前后位置(圖3)。
圖3
1.2 芯線基線變換時間的調節
1.2.1 第一基線變換時間
進入第一套結,芯線導桿開始向右動作。
1.2.2 第二基線變換時間
停車時,芯線導桿在開始變換前向上抬動一點的位置。
1.2.3 調節方法
(1)旋松第一基線變換凸塊的固定螺釘進行調節。對圖6中的(a)鎖縫的情形,應將第一基線變換時間放慢;對圖4中的(b)鎖縫的情形,則要將第一基線變換時間加快。
(2)第二基線變換可調節第二基線變換凸塊,但也可調節止動凸塊(調節范圍之外)。第二基線變換速度過快,縫制結束部位的芯線卷曲很不整齊。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