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業進軍尾貨市場 相關標準有望出臺
從去年開始,北京市的尾貨市場逐漸呈現繁榮態勢,據不完全統計,僅做尾貨服裝生意的市場已近10家。值得一提的是,繼服裝尾貨市場、家具尾貨市場之后,日前在北京木樨園商圈又誕生了京城首家尾貨鞋城。這家名為天蘭的尾貨鞋城總投資5000萬元。鞋城總經理吳大局稱,該鞋城80%為尾貨, 20%為新品。
吳大局介紹說,目前,全國皮鞋每年積壓4億多雙,鞋城與500多家知名廠家聯營,像李寧、賓度、駱駝、特步等品牌鞋在這里都能找到,雖然有的款式落伍,但是價格很便宜。業內專家表示,專業尾貨鞋城的出現表明鞋業零售渠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商品細分化與主題化正在升級。
然而,在尾貨產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青睞之時,尾貨市場也出現了不和諧的音符,如二手商品充斥市場、產品質量無法得到保證等,不僅攪亂了市場,也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據悉,一項關于規范尾貨市場的標準已經制定,并報有關部門等待審批。該標準預計年內出臺,屆時將對尾貨市場進行有效的規范。
對此,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洪濤說:“這項標準對尾貨及尾貨市場進行了界定,對尾貨市場的經營環境提出了要求,提出尾貨市場的發展必須符合當地城市商業網點的規劃要求。”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黃國雄表示,對尾貨市場必須實行標準化、規范化的管理,保護生產者、銷售者、消費者的合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