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配額將取消 紡企再臨反傾銷關
商務部日前發布消息稱,自2009年1月1日起將不再實行輸美紡織品出口數量及許可證管理和輸歐紡織品出口許可證管理。這也意味著,從明年起中國紡織品出口將不再受配額的限制。
盡管配額的取消對紡織行業來說是一大利好,但有專家認為,我國紡織品出口可能再次造成量增價減的混亂局面,從而為歐美利用特保、反傾銷等手段對我國實施限制提供口實。在未來幾年內,反傾銷或許會成為我國紡織行業需要面對的最大貿易壁壘。
配額已非影響出口首要因素
煙臺元俊服飾有限公司正著手開辟歐美市場。該公司負責外貿的高云飛對取消配額顯然很高興,“以后再也不用去買高價配額了,成本會大大降低。”據高透露,目前很緊俏的647、648配額等,在市場上都以高于原價十幾倍的價格出售。
國金證券紡織行業分析師張斌認為,配額是否取消、出口退稅率有多高等因素,在今年以前可能都顯得非常重要,不過由于金融危機沖擊,歐美需求持續下降,這一躍成為當前對紡織業影響最大的因素。
來自中國第一紡織網的統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對美出口192.4億美元,同比增長1.4%,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8個百分點。
中國第一紡織網總裁樊敏表示,雖然取消配額對于紡企來說是利好,但最近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并不預示著其內外環境將轉好,整個紡織行業仍是下行趨勢。紡織業面臨的各方壓力,包括國際金融振蕩、人民幣升值等短期內不會扭轉。
成本因素限制出口轉內銷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貿易代表施瓦布上周五表示,美國已敦促中國取消對紡織業的某些政府補貼,否則美國可能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訴訟。
張斌表示,施瓦布的表態對明年按時取消配額影響不大。而第一紡織網副總編輯馬新征認為,即便2008年歐美不再對華紡織品繼續設限之后,歐美等發達國家和部分發展中國家的各種非關稅壁壘、反傾銷和區域性貿易聯盟體制等多種貿易保護手段,依然在阻撓著我國紡織行業的正常發展和出口。隨著2008年底中美紡織品協議陸續到期,我國紡織品出口可能再次造成量增價減的混亂局面,從而為歐美利用特保、反傾銷等手段對我國實施限制提供口實。“在未來幾年內,反傾銷成為我國紡織品需要面對的最大貿易壁壘。”
在出口屢遭阻擊的情況下,日前開幕的廣交會上有不少參展商表示,出口轉內銷或時機已到。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也曾指出,中國國內市場廣闊,希望企業在開拓國外市場的同時,也要研究內銷,學會“兩條腿走路”。但不少專家認為出口轉內銷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張斌認為,對于一個企業來說,銷售客戶的轉移難度很大,開拓新市場的成本太高。由于各個市場產品技術要求不一樣,資金往來、信譽的開拓都是很長的過程。樊敏也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對衣服類消費支出掉到了200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內銷增長明顯動力不足,所以外貿出口的下降用內銷來補在現階段是不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