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貸”暗潮涌動 中小企業資金鏈風險升級
受全球經濟衰退影響,我國中小企業普遍面臨資金周轉不靈的局面,而通過正規渠道融資不暢,又使民間借貸暗潮涌動。但潛藏的風險也使企業“如履薄冰”
一旦發生由于償還不了民間高利貸而“跑單”的情況,地方政府部門就成為風險的最終埋單者
“自去年以來,外部經濟形勢越來越差,我們制鞋業超過九成都會通過民間借貸的方式來周轉資金。”惠東鞋業商會會長、惠州振鵬鞋廠總經理陳油說。
受全球經濟衰退影響,我國中小企業普遍面臨資金周轉不靈的局面,而通過正規渠道融資不暢,又使民間借貸暗潮涌動。一些中小企業經營者擔心,民間借貸漸行活躍可解企業一時之需,但潛藏的風險也使企業“如履薄冰”。
中小企普遍依賴民間借貸
“中國女鞋基地”廣東惠東縣有幾千家制鞋企業。惠東鞋業商會會長陳油介紹,2006年以前,整體經濟形勢較好的時候,企業購買原材料可以延期1-2個月兌現,而企業交貨后也允許采購商延期1-2個月兌付訂單;但自2007年以來,購買原材料只能現金交易,采購商由于庫存壓力很大,還屢屢要求延長更久的時間兌付訂單。“這樣一來,企業的資金周轉嚴重不靈,不得不采取向銀行、信用社貸款和親戚朋友借貸的方式。”
資金周轉困難不僅存在于傳統型制造業,在一些高新技術中小企業中也普遍存在。廣州市中奕通訊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為電信運營商、通訊制造企業提供技術方案的高科技企業,客戶及供貨商都是移動、電信、中興通訊這樣的大企業,中奕公司總裁謝愛文說:“我們就像站在大人群里的一個小孩,不僅拿不到別人的賬期,還被下游大客戶一再拖長我們的賬期。”
2006年中奕公司流動資金從投入到收回一年可以周轉6次,2007年就只能周轉4次,而今年更慘,每筆資金要占用6個月,一年只能周轉兩次,這樣,做同樣規模的生意,2006年流動資金只需2000萬元,今年至少需要5000萬元,資金壓力非常大。
事實上,由于缺乏不動產抵押,加上我國信用體系不健全,中小企業能向銀行貸款的寥寥無幾,這使各地的民間借貸暗潮涌動。根據人行溫州中心支行的調查,溫州企業自有資金、銀行貸款和民間借貸三者之間的比例為54∶18∶28,而在2006年這一比例是60∶24∶16,企業自民間借貸的規模已大大超過銀行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