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意漸濃 紡織服裝等加工貿易亟須“防寒”
生意社10月28日訊 誰會是下一個合俊?在風雨飄搖中,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企業不免人人自危。
其實,在這一輪經濟寒流中,已經翻船的又豈止合俊一家。港聲電子、還有曾為全球最大的圣誕樹生產廠的深圳寶吉工藝品有限公司等大型貼牌企業均走在了合俊前頭。人們將這些企業的倒閉歸咎于由美國次貸危機帶來的金融風暴。
雖經調查發現,合俊之死也拜其不成功的項目投資和資金運作所賜,但毋庸置疑人民幣升值、原材料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等重重險象,以及此前國家宏觀調控帶來的陣痛,無不正在將企業一步步逼向資金鏈斷裂的絕境。加工貿易企業的生存“警鐘”已然嘶鳴。
但這恐怕還不是最慘的時候。
曾多次參與加工貿易政策研究草擬的經濟專家、綜合開發研究院深圳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曲建認為,金融危機的寒意才剛剛顯現,中國加工貿易界真正的“嚴冬”并未到來。鑒于中國目前的就業形勢和對制造業展望做出的研判:加工貿易不僅仍是緩解我國嚴峻就業形勢的重要依靠,且其發展也遠未達到走向新型工業化和實現制造業強國的目標,因此,中國有關方面亟須盡早做為,以御嚴寒。
寒意初來往年此時正為全球圣誕樹訂單而開足馬力加緊生產的深圳寶吉公司,如今大門緊鎖,總面積達1.3平方公里的廠房內早已人去樓空。
由于圣誕節是輕工禮品、玩具等銷量最大的節日,因此這些行業也是最早并最深遭受美國金融危機影響的行業。曲建指出,虛擬經濟領域中出現的問題已經蔓延至實體經濟,導致了以美國為首的全球購買力和欲望的大幅銳減。由于市場信心缺失,進口經銷商會因為預測今年的圣誕節市場銷量很差而取消訂單,使得原來可能獲得的訂單也無形中蒸發了。而兩頭在外的加工貿易其主要銷售市場又普遍集中在歐美等發達國家,于是那些依賴美國市場且主要生產工藝禮品、玩具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加工型企業幾乎都遭受了致命的打擊。
據曲建調研,在上述消費市場需求下降和現實中勞動供給等成本提升的多重擠壓下,目前珠三角很多加工貿易企業出現破產、停產、轉產、轉移等情況。當然,其中真正破產的并不是很多,相當數量的企業都處于停產狀態,以便進一步觀望市場決定去留。而那些有條件轉產的企業,或是直接更換產品品種,或是積極謀求擴大內銷。
在轉移生產線方面也存在三種情況:目前珠三角地區已經發生轉移的加貿企業60%正向廣東省內經濟欠發達地區轉移;30%左右向沿海等不發達省份和內陸地區轉移;10%則向周邊國家轉移。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