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危機 浙江紡織業尋求自救
生意社10月29日訊 為應對危機,江浙紡織服裝業開始尋求自救,并且地方政府也積極推動此事。在上周舉行的“第四屆中國商品市場峰會”上,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紹興中國輕紡城、四季青服裝市場等浙江十大龍頭市場達成一致,將共同發起組成“浙商市場戰略聯盟”,并著手啟動浙商市場聯合投資股份公司的成立。
而之前兩天的10月20日,紹興縣政府公布了浙江華聯三鑫石化、浙江江龍控股集團、夏履鎮金雄輕紡集團和奇賢鎮五環氨綸實業集團這四家企業的重組進展。目前,華聯三鑫的重組方案已確定,由浙江遠東化纖集團、紹興縣濱海工業區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分別注資9億元和6億元。此外,江龍控股目前正與優勢企業洽談重組方案,公司資產清核、職工工資處理等已基本完成。金雄輕紡的重組方案也已基本確定,重組后的新公司已完成注冊,五環氨綸則正在與意向企業洽談重組。
紹興市副市長陳月亮稱,目前紹興經濟基本面情況依舊良好,今年1至9月,紹興縣實現工業產值1756億元,同比增長14.2%,外貿自營出口50億美元,同比增長28%,并希望省內外各銀行要相信紹興有能力做好企業解困工作,繼續支持紹興經濟發展,同時表示將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步伐。紹興縣縣長馮建榮則仍舊看好紡織產業提升發展的前景,“銀行和企業雙方是唇亡齒寒的關系,希望銀行能做雪中送炭的實事。”
然而,被紡織服裝行業高度捆綁的地方經濟乃至江浙銀行業,其所面臨問題卻絕非一朝就可解決。據了解,上述4家有機會重組的企業,光賬面負債高達146億元,其中銀行類負債113億元,而其他大大小小的同樣身陷困境的企業卻依然在等待著救援。
“我們早就預感到有這么一天,現在紡織行業困難,浙江省很多銀行的負擔都是非常重的,至少都是幾千萬,很多紡織企業本身資不抵債,固定資產早已抵押,銀行再支持他的話將越陷越深,不支持的話原來貸出去的錢就沒辦法收回。所以現在銀行也是很大的受害者。”業內人士坦然表示。